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母亲的格局

发布时间:2024-06-12来源: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审计局作者:朱利平点击:92

诗人但丁曾说:“世上有一部永远都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曾读到过这样两个故事,是关于作家梁晓声和莫言母亲的。

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一文中,深情地写过他向母亲要钱买书时的一件往事,读来颇为感动。

梁晓声的母亲是一位缝纫女工,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是见识却很不一般。

一次,梁晓声到母亲的工作地去要钱买书。母亲问:“要钱干什么?”梁晓声答:“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母亲听完,二话没说,就去掏衣兜,旁边一个女工停踏缝纫机,劝阻梁晓声的母亲:“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梁晓声母亲却没有听从那位女工的劝阻,而是微笑着把钱塞进梁晓声手里,大声地对那个女工说:“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梁晓声说,他母亲是个很善良的女人,善良的女人大多喜欢悲剧,他母亲尤其善于讲悲剧故事:《秦香莲》《风波亭》《赵氏孤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梁晓声说,他母亲边讲边落泪,他们几个孩子边听边落泪。

梁晓声表示,他如今在创作中追求悲剧情节,悲剧色彩,不能自已地在字里行间流溢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可能正是由于小时候听母亲带着她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讲了许多悲剧故事的结果。

再说莫言,他有一次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时,也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在散文《母亲》中深情地写道:“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的劳作时,嘴里竟然哼着一首小曲。”

莫言说,他从少年时期就酷爱读书。然而,那时候,贫穷的乡村,能借到的书很少,自家拥有的书就更少。书不多,但莫言读书的劲头却很大,几乎把班主任家里的书,周围村子里的书以及他大哥放在家里的课本,都看了个遍。莫言的母亲虽然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也非常支持莫言读书。

他母亲甚至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他购买了四本《中国通史简编》。1976年2月,莫言应征入伍时,就是背着母亲买的书,走出了家乡,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直到后来成名,并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以说,是母亲成全了爱读书爱写作的梁晓声和莫言,如果换一个角度想,在梁晓声和莫言都需要母亲支持他们的愿望与理想的时候,母亲基于现实困境,虽说不抱怨他们不懂事,不知家里艰难辛苦,至少可以反过来安慰他们等以后家里条件好了再说,那样的话,应该是错过了没有现在声名显赫的两位作家,因为很有可能在他们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放弃了骨子里想追求的东西。所以,母爱是根本,更重要的是,母亲的眼光与格局,却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所谓眼光与格局,不是每个母亲都会有,梁晓声母亲把他爱看书当成自己的喜欢,其实是一个母亲相信“人从书里乖”,能从书中读到人生需要的高度,这就是格局,母亲的格局打开后,梁晓声受益无穷。莫言也是,那个年代穿衣吃饭都难,母亲为了满足他爱书的愿望,居然将首饰卖掉买书他读,这是何等的气量与格局啊!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了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缩影,你怎样去教育孩子,他便会成为怎样的人。母亲的格局,映照的大抵正是孩子一生的样子,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家庭未来的走向。梁晓声和莫言的母亲,用自身人格和格局让他们拥有了诗和远方。



上一篇:麦子熟了

下一篇:端午粽香念母恩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