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审花开——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审计局女干部王素萍
发布时间:2021-11-05来源: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审计局作者:郭育民 陈兴国点击:613每到傍晚,通羊河畔灯红柳绿,映衬着小桥流水人家。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审计大楼的绰影倒映在河面上,从五楼办公室窗户透射出来的银白灯光,与装扮夜景的彩灯交织在一起,美丽而和谐。不用说,一定是王素萍带着经济责任审计组又在挑灯夜战了。
花开有“芳名”
在通山审计这个大家庭里,王素萍被大家誉为一朵开在“白云深处的审计花”。说起这个芳头,可是很有一番来历的。十多年前,县里组织大型歌舞剧《白云深处》,王素萍很幸运被剧组选中,积极参与到排练之中,是最勤奋最卖力的演员之一。该剧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后来又远赴国外新加坡等地演出20多场次,均获得了成功,剧组荣获了这一年的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王素萍以自己较好的表演技能,也收获了个人的“优秀演员”奖项,而她的面容又清秀可人,大家便形象地夸她是审计之花开在“白云深处”。
外审频“挂果”
舞蹈仅是王素萍的爱好,勤耕审计“责任田”才是她选择的主业主责,并为之乐此不疲。
王素萍曾随同审计组远赴某市,主审了某区新农合医保基金专项审计。短短三个月,连续作战,她和审计组把关注重点放在该区卫计、财政、人社、民政等16个与新农合密切相关部门的审查上。按照“应审尽审、审深审透”的需要,还延伸审计了该区大病医疗保险机构和31家定点医疗机构,入户调查了1万多个参保对象和家庭。
王素萍摸清了该区新农合医保制度实施后,新农合医保制度与基金运行的覆盖面、统筹级次和保障水平。了解到该区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70元,政府财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20元,截至2013年底,该区农业人口54.51万人,而参保农民就有54.43万人,参保率高达99.85%,群众参保意愿不断增强。王素萍还了解到,该区普通门诊补偿限额为每人次300元,慢性病门诊补偿分23个病种,补偿标准为600元至15000元,住院医疗费补偿比例为45%至85%,参保农民就医负担由此大幅度减轻,农合保障效应不断放大。
审计组借助大数据技术威力,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和关联分析,查出了该区新农合医保制度和基金监管上的一些漏洞。因相关监管部门审核把关不到位,导致某些医疗机构把农民救命钱当作“唐僧肉”,以多计床位费、多收医药费、重复收取医疗费等方式套取新农合资金,某些主管部门也以多报或重复上报参保人数,骗取上级财政补贴等等。随即,审计组提出多条建议,要求相关责任单位从严从速整改到位,并将套取骗取的“唐僧肉”一一吐回,上交国库。
经审累“硕果”
王素萍主审了县某局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实施后,审计组很快就查出了该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则尤为突出。该局在2007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账面共发生邓某印刷费用76.57万元,已支付40.79万元,账面应付35.78万元,仓库里竟还存放有该局让邓某印刷的过期作废资料,换算出印刷费用高达15.28万元,给国家造成一笔不小的损失浪费。审计进一步发现,该局还涉嫌虚报印刷费用问题,共提交邓某印刷费用结算清单为93.37万元,已支付57.59万元,其中帐外支付(未提交相关发票)高达32.99万元,帐内支付仅为24.6万元,而已支付印刷费用中,又包含有15.3万元列支为其他费用。
问题查出后,王素萍和审计组对症开出审计“妙方”,提出“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等多项建议,要求被审单位规范财务报账手续,对报销单据严格把关,对发票真实性与合法性加强监管,并坚决杜绝大额现金支出行为,规避现金支付风险。审计组还对其中帐外支付等重点问题线索及涉案责任人实施移送,交由相应单位追责问责。
疫战结“信果”
“尊敬的审计娘子军,节日快乐!一个多月来,您们风雨无阻,挨家挨户调查摸底,讲解科学防疫知识,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困难……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在此,老屋巷的全体居民向节日里仍奋战‘疫’线的娘子军道一声‘谢谢’,也请一定要多加小心,保护好自己,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大家。”去年疫情防控期间,王素萍在“三八”节日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疫情发生后,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老审计,王素萍迅速转变职能、转换角色,包保了一块俗名“老屋巷”的小区。她和同事深入“老屋巷”,对返乡人员进行挨家挨户摸底排查,全覆盖式登记,每天都作好分类和详细记录。对汉返人员则单独建档立卡,要求居家隔离,实行动态跟踪,确保小区疫情防控无死角。
遇到一些居民出入“哨卡”时未戴口罩,王素萍则拿出自已预留的口罩;见口罩戴得不规范的,便亲自示范,叮嘱大家不能大意,一定要做好科学防控。与大家相处久了,王素萍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就叫“老屋巷”,居民都将自已的情况和需求发布在群里。王素萍和同事及时跟踪、动态服务,按居民所需及时配送日常生活必需品,为大家提供方便,又尽可能减少了人员外出,截断了病毒从外部输入的途径,缓解了小区防控压力。
而去年“三八”那天收到的“信果”,字里行间,无疑都是社区群众对她的最大认可。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