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高悬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明镜高悬

案例 | 70万方土消失“谜团”

发布时间:2025-02-18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审计局作者:陈萍点击:117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产量、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对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4年9月,根据年度审计计划,Z市审计局对T区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组下设农业小组,共有组员3人。小组长由拥有多年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经验的c主任担任,搭配两名青年干部小江、小李。

在实施现场审计前,结合项目调研情况,c主任召开了一次小组讨论会,对本次项目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农业领域惠民项目涉及的内容包含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深松整地、农作物喷防、畜禽无害化处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内容,相关项目资料多而杂,部分数据标准化程度低;且农业项目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又同时存在‘人多钱少’的特点,因此,工作的重点一定要突出。你们都是审计的新生力量,一定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方法,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小江、小李初入审计,信心满满,异口同声:“好的,c姐。”

c主任笑着说道:“你们有信心是好事,也得沉下心来。特别是小李这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其特殊性,首先在时间方面,以前年度实施的项目,由于各方原因无法还原当时项目的实施和使用情况,项目隐蔽性较强,这块可以依据施工日志和和监理日志、工程量签证等,对照项目实施方案核查项目实施情况;其次在空间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广,建设内容多等情况。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自然资源、水利、农业等多个政府部门,涵盖范围广、内容复杂,你要加快收集资料和疑点整理,同时在项目中你要找到一个抓手并进行突破,这样才能出成果。”

为“地”消得人憔悴

项目一开始,小李干得如火如荼,项目资料堆满了半个会议室。眼见小李干劲十足,但却有大海捞针的感觉,c主任走了过来,说道:“审计工作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咱们是不是考虑一下向被审计单位下发表格,根据他们提报的信息比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资金量,建设方、施工方等信息筛选重点项目,然后再有的放矢。”

小李听了c主任的话恍然大悟,放下手上的资料,就去设计表格。第二天,根据填表情况,小李挑选了几个资金量较大,拨款比例较高并且建设内容相对明确、容易核查的项目。接下来,小李熟练地打开地理信息系统,将从有关部门采集到的各种矢量地图、卫星地图一股脑都导入到系统里。小李整整看了一晚上,越看越挠头。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变为“愁云密布”。

看到组内两位新兵都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变为“愁云密布”,c主任决定开一次小组讨论会。

讨论会一开始,小李和小江就争抢着要发言。小李说,“高标准农田项目影像比对效果不如人意,比如新建的浇灌机井,影像上根本看不到;新铺设的道路也只能看到有没有,宽度也不能计算…”

小江也有同样的烦恼:“单产提升、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除了文字资料,我什么都看不到。项目在哪,有没有实际施工,我都不能确定!”两个人就像霜打了的茄子,瘫坐在凳子上。

审计经验丰富的c主任知道,农业项目本身就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小李和小江遇到的困难正在意料之中,略一思忖,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按照有关要求,土地的深耕深松要有时间的间隔,一般会间隔两个年度,频繁的深耕深松是不利于地力的提升的,也会造成耕地质量的下降。我们是不是可以重点关注下同类型项目在同一年度同一地块反复实施的情况?”

小李和小江思考了一下,一致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度很高,低落的情绪重新燃起。

疑点初现

通过调查了解,小江发现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2021-2022年度作业位置是上过北斗系统的。在小李帮助下,审计人员将北斗系统的作业位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圈画出来,“做”出矢量数据,并把它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比对。

仔细查看了重叠区域的项目名称及面积,小李小江初步判断D镇2022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重大嫌疑——该项目与2023年度农机深松整地补助项目重叠了4000余亩!

两人激动万分,第一时间将疑点线索向c主任进行了汇报。c主任充分肯定了这一思路,并进一步启发两人:“发现疑点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重叠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才能验证猜想并固定审计证据?”

小李和小江陷入了沉思。小江说:“这种重叠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可能两个年度都深耕了,这样问题就是重复作业,不利于地力的保持与提升,财政资金的效益也大打折扣。也可能其中一个年度干了,一个年度没干,那就会存在套取的可能性,问题也就严重些。当然也有可能,两年都没干,那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小李接着补充,“c姐,这几种情况,无论是哪种,证据都很难固定。以前年度实施的项目,现在已经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我们去现场看看,说不定能发现些什么。”C主任进一步建议。在项目现场,审计组发现耕地很整齐,粮食涨势也很好,完全看不出是否进行了深耕作业。

外业核查没能发现进一步的线索,审计工作又重新进入僵局。

70万方土去哪了?

c主任把项目资料重新整理了一遍,在实施方案里找到了新的线索——深松整地作业技术方法较为特殊,需对4000余亩土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后需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再由铲运机铲运回填。

c主任仔细计算,表土剥离的厚度按照25厘米计算,工程产生的土方量将在70万立方米左右。但通过查看省厅地理信息一张图卫星影像,该区域2021年9月至11月影像一片绿色,完全没有动工痕迹。

小江也明白了过来:”农民种一季粮食不容易,苗子还不高;亩数又那么大,涉及的农户数太多,基本不可能同意拔除苗木进行大规模地土地深耕工作。那么真相只有一个——当年的工作根本没有完成!。”

c主任通知施工单位、建设建位、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来审计组谈话。面对审计组严谨的逻辑分析,施工单位负责人林某表示,他只负责跟乡镇对接,按照乡镇安排的工作进行施工,至于审计组提及作业区域的施工情况他不太清楚。

随后,审计组和D镇项目负责人王某及施工现场负责人张某座谈。项目负责人王某介绍,他对项目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现场负责人张某的汇报,现场工作主要由张某负责对接、协调。

当审计人员问到土地深耕工程时,现场负责人张某遮遮掩掩,解释说自己也不是经常去。审计人员继续拿出工程量签证单,张某看见签证单上自己的签名和签章后面露难色,最终向审计组承认了工程量签证单是工程结束以后一次性后补的,而且是王某授权的,他确实没有看到4000余亩土地的深耕作业。

通过审计人员努力,D镇虚报4000余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款50余万元,造成国有资金损失的问题真相最终浮出水面。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