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神农架林区审计局作者:李满点击:427

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审计工作作了新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应审尽审、凡审必严”的工作思路,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近年来,林区审计局在不断拓宽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领域的覆盖面,在把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要求下,就如何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局一直长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工作重心。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阻碍和挑战,影响了审计全覆盖的深度和广度。为此,我局组成调研攻坚组,结合我区实际,就如何更大程度上发挥审计全覆盖的“光和热”,以达到审计全覆盖的效果,更好服务林区改革发展大局。

一、林区审计全覆盖现状

2015年以来,林区审计局深刻领会审计全覆盖的基本内涵,坚持依法依规审计,从维护财经法纪、经济健康运行、政策执行等方面着手,按照“四个创新”的审计理念逐步实现审计全覆盖,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一)强化学习、领会实质。审计全覆盖推进的初期,很多审计人员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以为所谓的全覆盖就是一味追求项目上的广、数量上的多,导致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害怕、抵触的心理情绪。局领导针对这一现象,对全局审计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政策宣传、内容引导和经验交流等方式,让全局审计干部职工认识到,审计全覆盖的目的是为了资源配置更合理、审计方式更优化、审计效率更提升、审计效果更显著,打造全局上下一盘棋的大格局,消除审计监督的盲区和死角,把审计工作从事后监督逐渐向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延伸,全面实行统筹协调。

(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审计效率。审计全覆盖的实质是要构建一个系统完备、机制健全、方式合理的审计运行体系,并非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而是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带动“以点带面”的审计模式,筑建上下联动的审计监督大格局,在做到审计覆盖面广的同时,力争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在实施过程中,我局成立工作专班,对近几年的审计项目情况进行了清查和梳理,把遗漏的关键事项和薄弱环节与我区发展经济工作中心、党政领导交办事项及民生关注等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一份内容详实、切合实际的项目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条理、分层次、有重点的实现审计清单全覆盖。一是打破科室壁垒,改变以往各自为营、分散作战的审计模式,通过优化配置、科学分工、加强合作的方式,实现审计对象的分类管理、全面覆盖。二是保证项目计划与审计确定的工作重点相衔接,按照审前制定的实施细则,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对审计内容进行了全覆盖。三是创新审计方法,依托现代化审计手段,采用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对项目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筛查,然后对审查出来的疑点进行集中核实,进而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实现问题的精准打击。

(三)搭建技术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大数据运用将是未来审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顺利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强力保障,为适应新常态下的审计要求,局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大数据核查分析能力,增强审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局近几年通过公务员招录及遴选方式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弥补专业队伍力量的不足的空缺;二是加大对计算机运用技术的培训力度,近几年共计举荐9名审计人员赴省厅参加统一组织的计算机中级培训,并通过审计署考核的有4名,在人员配备上基本达到了各科室至少有一人会计算机审计的要求;三是在全省审计系统率先建设数据分析室,并顺利通过省厅的验收,初步实现财政、社保、住房公积金等部门的数据联网,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使得更加及时全面的进行审计动态监督。

(四)注重成果运用、提升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深化制度改革,逐渐从以往单纯的“找问题、挑毛病”向“提建议、促改革”方向不断升华,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提出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措施建议。一是加强了与纪委、监委、财政等部门的密切联系,通过上下合作、横向交流实现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提高了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建立常审、轮审机制,对预算执行审计做到每年必审,对经济责任审计实行“三年审一次,一次审三年”,对我区八个乡镇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采取逐年覆盖到位,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根据项目资金大小而定,1000万以上的项目由我局亲自审,1000万以下的项目交由中介机构审;三是对重要事项形成审计专报向党政主要领导及时报告,党政领导对我局上报的审计情况高度重视,对每份专报都做了重要批示,并将报告中的问题纳入常委会会议议程,讨论制定相关措施办法,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完善了干部监督考核机制,组织部门将我局的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到权责明确、责任到人,使得更加合理地使用和培养干部。

二、推进审计全覆盖面临的困难

(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我局现在面临审计人员老龄化,40岁上以上人员达到了11人,占全局人员的三分之一,30岁以下的仅有7人,目前存在年龄大的有经验无技术、年龄轻的有技术无经验的窘境,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大的认为快要退休了,对新的审计理念存在不想学、不愿学的情绪,年纪轻的没经验不足,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总而言之,就是经验做法和专业技术手段无法进行有机融合。

(二)执行上缺乏主观能动性。部分审计人员对审计全覆盖认识不清,没有从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审计全覆盖的本质,还保留在只要对个别领域、特定事项做到事后监督就万事大吉的层面,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消极怠慢现象,缺乏积极开拓创新精神。

(三)审计力量不足与任务繁重的矛盾。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政府在民生领域的大量投入,审计的担子也是越来越重,按照“财政资金用到哪、我们就要审到哪”的要求,在扶贫、社保、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审计压力也在明显增大,我们既要完成审计署和省厅统一组织的项目,还要兼顾统筹地方的审计任务,依照我局目前的审计力量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项目显得力不从心。

三、进一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安排部署。我们必须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一)项目实施有计划、审计结果有质量。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是审计全覆盖的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避免打乱仗的行动指南。一是着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首先要从宏观层面入手,在项目计划制定前期要加强调研,与上级审计机关、本级政府、人大、组织、纪委、监委、财政等部门及时进行沟通交流,结合我区地方实际,制定出更加前瞻性、实质性、导向性的项目计划,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杜绝断章取义,对审计认定的事实要加大复核、审理力度,严格把控项目的整体质量;二是对同类型的审计项目做到有机融合,实现“一项审计、多项开花”的总体布局,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在审计评价、定性定责方面要客观公正、适当准确,坚持把握“三个去分开来”,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加强职业建设、锻造新格局。审计职业化是新形势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健全审计体系,强化审计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一是在选人用人方面,消除以往会财务就会审计的错误理念,要从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提高审计人员准入门槛,并适当引进国土、环保、林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满足现代化审计发展需求;二是专业培训常态化,审计工作要求对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悟透、学深,所以要把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常规性动作,力争培养审计复合型人才,进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创建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铁军。

(三)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强化审计成果利用。探索健全的理论体系和评价考核机制,补齐责任追究机制短板。一是建立完整有效的审计全覆盖制度,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结合我区地方特色,规范审计理论体系架构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审计监督体系,加快推进审计动态系统平台管理,实现线上与线下交叉的审计模式,使得审计监督变得更为快捷、有效、全面;三是狠抓落实,跟踪问效促整改。通过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力的被审计对象,除进行通报批评外,还应加大追责问责力度,进而提升审计公信力和执行力,倒逼问题整改常态化。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