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多层剖析人力资源“三难”多措提升审计队伍“三力”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武汉市江汉区审计局作者: 刘菲点击:634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优化审计职责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制,并将审计列入宏观管理部门,标志着审计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审计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与此同时国家、社会、民众对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强,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对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推陈出新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审计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审计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作为审计事业发展基石的审计队伍,其建设问题首当其中摆在了重要位置。只有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铁军,审计事业方能行稳致远。事实上,制约当前基层国家审计机关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之一的,就是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现突出,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三难”:

“一难”难在人少事多的矛盾难以解决。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中央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三大攻坚战”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不断推向深入,特别是审计全覆盖要求和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加强,省市统筹项目力度加大,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基层审计干部往往一年到头沉溺于审计项目,一方面深陷“今年的项目还没完成,明年的项目又来了”的怪圈,另一方面审计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二难”难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国家审计发展经历了35年,沿袭传统“跟着资金走”的思路,使得基层审计机关绝大多数人员是会计或审计专业人员,面临计算机、工程造价、法律等专业人员缺乏,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且干部队伍呈现老化趋势。新时代国家审计正大踏步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发展,诸如政策审计、生态环境审计、大数据审计等,在政策法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给审计监督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现有人力状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难”难在知识更新严重不足。由于审计人员长年忙于审计项目,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知识的更新,往往陷入就具体单位学行业法规、就具体项目谈专业学习的状况,财经政策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把握存在系统性、储备性、更新性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加剧了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大打折扣。

近年来,江汉区审计局为解决基层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积极探索审计管理模式,以实施绩效评估为导向健全科学化管理,以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为目标进行人文化管理,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完善专业化管理,整合利用各方审计资源,着力破解人力资源不足瓶颈。

一、以科学化管理增强工作执行力

国家审计职能的实现,需要不同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协同努力、相互配合,发挥出整体最大的效能。实现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不仅要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方法,更要实行制度创新。

1.实施“1+N”制度,建立科学管理体系。该局以年度目标责任书为总纲,从审计业务工作、审计信息化建设、理论调研宣传、党建综治信访、学习培训等各个方面明确各项工作指标,并制定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办法,包括《“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办法》、《审计计划统计工作办法》、《审计项目进度管理办法》、《机关考勤管理办法》、《联网审计操作规程》、《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搭建起对涵盖审计执法、审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综合事务五大领域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实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评价”的一体化管理机制。

2.完善考评机制,提升审计工作质效。该局采取“科室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工作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从业务工作、审计信息化、理论调研、党建学习等多方面制定考核指标和评分细则,对照年度目标责任书对科室和个人进行考核评价, 通过量化的分数实施绩效奖金的浮动,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同时,完善《关于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参与国家审计工作管理和考评办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全程质量控制办法》,以制度规范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国家审计的管理方式、责任风险、质量考核以及退出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和监管考核。2016年入库社会中介机构,2家事务所因被工作失职约谈或审计复核不达标被暂停业务。

3.规范用人制度,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针对机关审计人员和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性质的差异,通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既有差异化也有同质化的人才培育方式。有差异的是人员性质、薪酬待遇、晋升渠道,同质化则是工作要求、目标任务、考核方式,明确以才干、实绩、廉政为导向的用人机制,确保体制内外人员对局机关、对审计事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2016年以来,共有2名干部走上副处领导岗位、3名干部提拔为正科级中层骨干、2名专业技术人员成为项目组组长。

二、以人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

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灵魂,深刻影响着一个团队、组织的凝聚力和发展力。该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人文观,树立忠诚奉献、履职尽责、共谋发展的价值观念,充分调动全局干部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红色文化塑造人。一是培育读书园地,让红色文化生根。配建机关图书室、兴办每月读书日、定期举办“悦读书”活动,围绕主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主要文献等专题,拧紧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总开关”;二是学习先进模范,让红色代表引领。坚持开展“向焦裕禄学习做‘四有’干部”、“学习杨汉军做党的好干部”、“学习屈申甘当无名英雄”等活动,以典型示范引领干部成长;三是开展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传承。先后组织全局干部重走革命路、祭扫英烈、红色诵读、纪念长征等活动,感受革命者的爱国爱民和无私奉献情怀,使红色印迹入心入脑。

2.审计文化凝聚人。多年来,该局致力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审计文化传承和审计形象塑造。一是创建了具有浓厚审计特色的文化室,通过图片、实物、档案、声像等资料,记录审计的发展历程,反映审计的历史担当;二是创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楼道文化,充分利用办公楼碎片化布局,开辟了极具时代特征的党建园地、学习园地、荣誉墙,通过“党建+审计”模式,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意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三是创建了具有家风特色的“道德讲堂”,弘扬传统文化、讲好审计故事、宣讲审计人物,让“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在干部心中长存。

3.廉政文化警示人。该局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保障线,着力“明责任、重教育、严约束、强监督”,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计划、同部署,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切实履行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坚持党组成员带头讲廉政党课、带头学廉政法规;二是有效开展廉政活动,通过征集廉政箴言、知识竞赛、廉政文化参观、警示教育等活动,筑牢审计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一方面以审计“八不准”要求和《审计组执行廉政工作纪律的规定》,用制度管人管事,另一方面通过廉政谈话、现场抽查、廉政回访、审计公告等方式有效落实,并积极参与市区“双评议”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双向规范审计执法。

三、以专业化队伍增强审计战斗力

该局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与时俱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改善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打造专业化的审计队伍。

1.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进出机制。针对局机关编制和人员不足的现状,该局大胆探索了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一线审计的路子。该局通过公开招考、择优遴选、考核淘汰等方式,引进审计急需的专业人才,优化了审计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有效缓解了一线审计人员不足的局面。同时,不断完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采取签订目标、定期督查、年终考核、奖惩兑现的方式,实施绩效考核,通过薪酬的定期增长、绩优奖励、末位解聘,留住优秀骨干人才,淘汰有名无实之人,畅通专技人员的合理流动。近年先后招聘的11名财务审计、工程造价等专业人才,2名成为了项目组组长、1名输送到其他部门、2名淘汰出局。

2.搭建鼓励干部学习提升的平台。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关于激励审计干部强化学习提升技能的办法》,以适当奖励、考核加分、评优晋升优先考虑等多种方式,鼓励审计人员参加更高学历、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技术资格考试;建立内部轮岗交流机制,促进审计干部多科室、多专业、多岗位锻炼,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财经、审计专业院校参加脱产学习或上级审计机关的跟班学习,多方式培养“一专多能”的新型审计人才。

3.建立多层面学习交流的制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针对领导干部、综合人员、专业人员、新进人员等不同对象,分门别类实施学习培训和业务交流。每年邀请省市审计专家,对新的法规政策、短板工作进行解读培训;邀请区内领导进行党课教育和廉政教育;安排局领导班子每年开讲党课课堂、道德讲堂;组织一线审计骨干进行点对点讲课和案例分享;要求科室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剖析工作难题、分享工作心得;利用互联网平台,鼓励干部职工有针对性开展自学,补充急需专业知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既提升了全局干部的综合素质,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三化”举措的实施,该局的“三难”问题得以好转,审计干部队伍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在确保完成中央、省市交办或统筹项目的同时,圆满完成了全区各项审计工作任务,初步实现部门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有成效”的全覆盖。并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市级巾帼示范岗”、“武汉市工人先锋号”、“五星党支部”、“十佳基层满意站所”等称号,连续多年省市考核名列前茅、评为全区绩效考核立功单位。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