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新《审计法》视角下基层审计队伍建设的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6-09来源: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作者:柳祥刚点击:427

新修订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审计法的修正实施,无疑对新时代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作为基层审计机关人事工作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养,探索一条符合审计干部成长规律、适应新时代审计发展需要的新路子,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各地基层审计机关始终把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建设作为提升审计监督质效的重要内容,虽有一定成效,但与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审计事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审计队伍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考核评价、职业培训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一)审计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优。以我局机关为例,领导班子平均年龄56岁,最大的59岁,最小的50岁;中层干部12人,平均年龄47岁,“80后”科长仅3人;40岁以上人员28人占总人数36人的78%。班子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突出,年轻审计人员和业务骨干的严重缺乏直接导致了思维模式的守旧和知识技能的滞后。此外,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缺乏现象也较为突出。审计人员以财务类专业为主,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人才较少,审计人员“一专”者多,“多能”者少。

(二)审计队伍优秀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审计机关干部晋升空间狭窄和单调严苛的审计工作环境,直接导致审计人员职业归属感不强和优秀人才“外流”。以我局为例,近5年来,通过遴选、调动、考录、辞职等形式,从我局调到各地纪委、巡察、发改等部门多达8人,1人因个人原因辞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业务骨干。另一方面,在2019年机构改革期间,拟从财政、发改、国资等部门转隶相关人员中,符合审计机关条件人员少之又少,审计队伍呈现出优秀人才“留不住”和“进不来”的尴尬局面。

(三)审计人员干事创业的劲头不足。一是对于公务员或参公身份的审计人员来说,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因公务员队伍较为稳定,大部分审计人员抱有“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惰性思维,缺乏自我革新、拍马赶上的冲劲和闯劲。二是对于事业身份的审计人员来说,因受到进入公务员队伍和自身岗位晋升的局限,加之薪酬待遇与公务员、参公身份人员有一定差距,挫伤了事业人员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审计人员只是按部就班做好本职工作,“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三是对于部分能力较弱、担当意识不强的审计人员来说,自国家出台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以来,就抱着晋升职级提高待遇的想法工作,只要工作上没有出现重大失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自然能够得到职级晋升的机会,极大影响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一线审计业务人员不足,严重制约审计工作质效。审计机关是从事国家审计工作的业务部门,业务人员数量应占机关人数的80%以上。但从基层审计机关的实际来看,很多地方审计机关从事业务人员比例连半数都没有达到,甚至更低。很多业务人员身兼多职,除正常业务工作以外,还要承担综合管理工作,分身乏术。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审计地位作用的提升,审计监督的领域越来越宽,审计机关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审计任务繁重与人手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然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发挥和审计工作质效。

(五)干部培训缺乏整体、系统谋划,没有体现审计融合式发展理念。审计事业健康发展需要审计人员理念的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的革新,亟待多元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审计培训机制与之配套,但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和系统化教育培训相对滞后,是造成基层审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现状与时代要求不相匹配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外出学习交流偏少。受疫情影响,近年来无法赴先进地区和审计院校开展集中式培训,审计人员缺乏拓宽审计视野、交流提高的机会。二是没有建立与审计人员相适应的培训机制。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说,领导干部学什么、老审计人员学什么、新进人员学什么、综合管理人员学什么,没有一个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培训计划,基本上抱着“等、靠、要”的想法,指望上级审计机关“填鸭式”培训来满足各类审计人员的培训需求。三是培训没有系统性、整体性。多数业务培训都是审前培训,“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来一个项目学一套政策、方法,知识相对零散,缺乏系统的专门培训,忽视了审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相关知识的融合,使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学习中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审计结束后就泥牛入海,收效甚微。

二、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队伍建设目标

新《审计法》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高素质”和“专业化”两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四个过硬”。

(一)政治过硬。审计人员要始终牢记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这一根本属性,政治素养是检验新时代审计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根本标准。一是要有政治鉴别力。作为在党领导下的审计机关中的一员,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站稳政治立场,具备把握和判别正确政治方向的能力,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认真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二是要有政治领悟力。从政治上领悟透、领悟好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不断在理论学习上、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在审计实践探索创新上下功夫。三是要有政治执行力。贯彻实施好各级审计委员会的安排部署,敢于揭露和查处各类重大违纪违法、损失浪费、风险隐患等问题。

(二)思想过硬。审计人员要立足主责主业,坚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三立”精神,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努力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和经济安全的“守护者”。要时时刻刻把审计工作放在心上、挑在肩上,面对新时代矛盾交织化、问题隐蔽化、手段多样化的形势和环境下,审计人员要主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提高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三)道德过硬。首先,要廉洁从审。审计机关作为执纪监督部门,要始终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在审计中不仅要做到“技高一筹”,还要在执行纪律、坚守原则方面做到“铁板一块”,只要这样,方能坚守审计初心和使命。其次,要客观公正。面对繁杂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审计过程中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不因个人好恶影响审计结果,依法开展审计,要敢于碰硬,敢于担当,做到坚持法律授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使审计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再次,要保守秘密。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在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对于审计中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资料和掌握的情况,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四)能力过硬。面对日益繁重的审计工作任务,审计人员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一方面,审计人员要掌握会计、审计、法律、工程、计算机等多领域基础知识,善于学习、了解和利用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各类问题,同时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创造性的运用到其他领域,努力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和经验积累,掌握和熟练运用审计业务能力、计算机分析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多种能力,在纷繁复杂的审计实践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努力把自己培养为多维度思考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三、基层审计机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的路径分析

(一)坚定理想信念,以政治建设为重点,引领审计队伍健康发展。审计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要持之以恒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拧紧理想信念这一“总开关”,确保审计队伍理想信念不动摇。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审计干部党性教育的必须内容,落实主题党日制度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引导审计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从正面强化思想教育引导,保持审计队伍的理论清醒和政治坚定,才能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不为利益所俘,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航向。

(二)坚持奖惩并重,以文化建设为重点,激发审计队伍干事创业活力。赏罚分明、严管厚爱,是机关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既要有纪律和制度的刚性约束,又要发挥精神文化的暖心作用,从最大限度激发审计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政谈话、审计一线巡察制度,通过审计现场检查和管理,构建审计全过程风险控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加强机关人文建设,关心关爱审计干部成长。对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业绩突出的干部,要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表优等方面提出明确的激励政策,营造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学习培训,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审计队伍能力素质。建立健全审计干部学习培训体制机制,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一是实施分类别、分层次的培训。对领导干部、审计业务能手、青年审计人员、综合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突出重点、因材施教,让每名审计人员都能学有所获。二是实施会计、审计、工程等领域基础培训。为审计干部购置基础培训教材,邀请专家学者利用工作之余开展集中式培训,使审计人员夯实理论基础,真正掌握从事审计工作的基础技能知识。三是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通过定期开展审计大讲堂、“我讲我的业务”、审计项目分享会等形式,让审计干部亲自走上讲台,讲认识、谈体会、鼓干劲,确保学习人人有参与、人人有收获。

(四)拓宽引智渠道,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持续优化审计队伍结构。在编制出现空缺时,通过选调生招录、公务员联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渠道,严把准入关口,为审计机关补充新鲜血液,今年我局通过公开招录形式引进了5名优秀的财会、法律等专业青年审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少事多压力;在临时应急性任务较重时,可以采取社会化采购外包服务,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实施审计项目;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大数据审计等新兴审计领域中亟需专业层次较高人才时,可以探索以聘任制、年资制为主,引进急需的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此外,根据新《审计法》规定,还可以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资金支持,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