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管理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5-01-14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审计中心作者:吴琪点击:189在某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管理审计中,审计组发现,某街道负责组织建设的围挡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复印件中的结算清单缺页,现有的结算清单显示方钢管立柱用量近一百吨。一个钢围挡怎么要用这么多的方钢管主立柱?
审计组带着疑问去现场踏勘,发现钢围挡采用的样式是方钢管主立柱+方钢管次立柱+铝板围挡,高约3米,敲击方钢管主立柱时声音十分厚重。
审计组询问街道项目负责人了解到,钢围挡是根据地块旁地铁站要求的统一样式建的,图纸也是地铁站提供的,钢围挡工程未单独聘请监理单位,是拆除清渣项目的监理单位顺带监理围挡工程。
审计组判断这个附属工程的建设管理可能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并要求街道项目负责人把结算审核报告原件、政府采购工程的竞争性磋商资料、施工图、合同书原件、街道付款凭证等资料送到审计组,他们很配合地全部按要求送来。
证实疑点
审计组在认真翻阅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最高限价预算书的过程中,发现工程量清单中方钢主立柱规格为300mm×300mm×20mm,施工图纸方钢主立柱规格为300mm×200mm×5mm,清单与设计图纸的规格不一致。审计组向政府采购代理单位项目经理了解清单编制方面的情况时发现,街道项目负责人仅口头向采购交代要选用厚壁的方钢以确保安全,没有以会议纪要形式加以确认。
审计组再次踏勘现场,在街道、采购代理单位、结算审核单位、施工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审计组现场要求施工单位D公司用工具把随机选择的一根方钢主立柱顶部的封板切开一个小豁口,测得实际壁厚16mm。现场测得方钢主立柱实际规格为300mm×200mm×16mm、数量为197根、单根高3.15米,同时复核了其他钢构件的几何尺寸。
审计组根据计量规范进行了计量与计价,发现实际施工方钢主立柱规格300mm×200mm×16mm与施工图纸上的300mm×200mm×5mm的工程量相差49吨,造成损失浪费,结算审核报告中钢结构计量不实,多计42吨,多计工程造价。
深挖疑点
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还发现,参与投标的单位为A、B、C公司,政府采购工程中标单位为A公司,但施工合同中列明的施工单位为D公司;施工工程款支付至施工单位D公司账户,D公司开具的是零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D公司的现场代表是A公司的投标代表,D公司的法人代表是政府采购投标单位B公司的投标代表。
审计组询问街道项目负责人相关情况,了解到最初街道与A公司签订过施工合同,开工前,街道与A公司终止协议,另外与D公司补签协议,补签协议时间仍按原合同时间签订。D公司是在原施工合同签订2个月后新成立的公司,作为一家新成立公司,与A公司实际是“一个班子”。但审计组查到,D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施工现场代表均无交纳社保的记录,也不是A公司和B公司的员工,仅是新成立的D公司的工商登记在册人员。通过询问和查询,审计组初步判断其中存在借用资质串通投标、挂靠资质承揽工程的情况。
揭示真相
审计组在与D公司代表几番“较量”后,最终挖掘出新成立D公司的真实动机:D公司作为新成立小微企业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免交增值税,A公司开票时要交9%增值税。在审计组深入细致的查证下,相关单位人员的“小动作”“小心机”全都暴露出来。
此次审计揭示了街道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违规与政府采购未中标单位签订合同、结算价编制不实造成多计造价;个人借用资质串通投标、挂靠资质施工、违规操作规避增值税款等问题,并将相关问题线索移送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上一篇:一份会议记录揭开虚假项目面纱
下一篇:“天眼”助力 冲云破雾揭真相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