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发挥审计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湖北省襄阳市乡村振兴审计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审计局作者:王洪波 罗道彰 熊刚 高成点击:44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纳入党章。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应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加强审计监督。

一、助力乡村振兴是发挥审计作用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机关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面对国家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是体现审计监督职能、发挥审计作用、落实审计职责的必然要求、题中之义和重要政治任务。

二、助力乡村振兴的审计探索实践

2018年9月,审计署出台了《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审计监督的意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突出审计监督重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审计监督。近年来,襄阳市审计局紧密结合上级审计机关项目计划安排和《襄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纲要(2018—2022年)》,积极主动开展了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和资金的审计,着力做好政策跟踪落实审计、扶贫审计、民生资金审计、资金监管和环境保护审计等方面重点,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襄阳审计探索实践之路:

(一)当好“督办员”,着力做好中央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关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监督

当前,从中央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做出了顶层设计,各地也在中央顶层设计框架内因地制宜出台了本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案,上级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因此,审计部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首要着眼点就要紧盯国家各类政策决策的贯彻落实上,重点关注难点热点痛点问题,关注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把发现问题与推动整改、完善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提出破解发展难题的建议,推动政策落地生根,加大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审计参谋助手作用。针对扶贫政策跟踪审计中发现全市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补助标准低问题,襄阳市审计局及时提出审计建议,襄阳市政府根据审计情况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工作的通知》,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含已脱贫)在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为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提高了教育扶贫补助标准,增加了健康扶贫保障方式,使贫困户上得起学、看得起病,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破贫病交加恶性循环,15万困难群众直接受益。

(二)当好“守门员”,着力保障乡村振兴各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乡村振兴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投入,如何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需要充分发挥审计在乡村振兴中的监督作用,看紧国家“钱袋子”。因此,审计部门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必须立足自身职责,做到不忘初心、守土有责,坚持“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着力加强对财政投入的有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惠农补贴等各类资金全覆盖监督,揭示反映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不够、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等方面问题,强化问责,推进整改,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安全、高效,发挥资金在引导产业发展、保障项目建设、维护民生等方面的引领撬动和保障作用。

(三)当好“冲锋员”,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当前党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聚焦精准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各级审计部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把扶贫审计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点、突破点。在扶贫审计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突出扶贫领域的精准性、安全性和绩效性审计,实现精准发力,助推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近年来,襄阳市审计局先后完成了多个交叉审、同级审的扶贫项目,促使收回各类违纪违规资金430余万元,补发各类补助150多万元,同时不符合贫困条件的1.6万人被清退出系统。

(四)当好“保洁员”,着力做好生态环境审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一,但是当前在部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垃圾围村”、耕地和水生态脆弱,与“生态宜居”存在一定差距。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力度,常态跟进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开展生态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情况审计,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助推生态保护的科学规划、有序实施,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襄阳市审计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有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四项重大生态工程)部署要求,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和水环境保护审计,大力推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如: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上,系统总结近年来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襄阳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意见(试行)》,特别突出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保护。通过开展汉江流域襄阳段水环境保护审计,襄阳市健全完善了汉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河库长制责任体系,3216名市、县、乡、村四级河库长全部上岗履责,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福祉的水污染防治突出问题。

三、做好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提升站位,主动担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审计机关必须提升政治站位,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履行审计职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把加强乡村振兴有关审计作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知责明责、守则担责、履责尽责到位,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政策落实落地,切实为国而审、为民而计。

(二)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在服务乡村振兴审计过程中,需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在审计计划安排上,要统筹谋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将乡村振兴有关审计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在项目实施上,按照审计署提出的“两统筹”审计模式,采取“一拖N”方式,逐个项目推进,避免重复审计,达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在项目资源安排上,统筹整合全市审计资源,打破审计人员专业、科室和单位限制壁垒,统一编组,实行交叉审、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质量与效率。

(三)数据思维,分析评价。乡村振兴涉及农业农村、发改、财政、教育、民政、公安、市场监管、税务、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环保等多个部门,相关政策、资金、项目由多个部门主导管理,相互交织,类别多样复杂,而基层审计部门往往人员少、任务重,在这种形势下,在助力乡村振兴审计实施过程中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乡村振兴审计思路和技术方法,整合社保、民政、税务、教育、财政、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的数据,科学采集、运用分析、合理评价,向大数据要资源要效率要质量推进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乡村振兴中的政策落实、项目推进、资金安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

(四)问题导向,客观审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事关新时代“三农”工作成效,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部署,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审计工作中必须严肃问题导向,敢于揭露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审计中发现问题要扭住不放、一查到底。同时,在审计过程中,要审慎包容对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基层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辩证看待审计发现问题,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在审计问题整改上,要加强审计成果转化和利用力度,强化整改情况跟踪督办,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切实整改到位,推动审计整改与跟踪问效、追责问责有机结合,力求审计结果运用最大化,确保满足乡村振兴实施的现实需求。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