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浅议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及解决路径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武汉市武昌区审计局作者:戴鹞点击:512

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方面逐渐形成规模,但从审计实际运作的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困扰基层审计机关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阻碍和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通过在清华大学一周的学习,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我认为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用方面,网络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缺乏基础设施、设备和网络系统正常、安全运转的管理维护技术支撑。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系统建设基础良好,审计应用系统建设初见成效,完成了局域网建设,接入了政府政务网,实现了电子邮件的互联互通,网络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在信息化维护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缺乏基础设施、设备和网络系统正常、安全运转的管理维护技术支撑,审计管理系统稳定性、应急处置及时性,以及日常运行保障方面,还不能满足业务部门的要求,局部性的突发事件仍时有发生,设备、系统技术故障本局基本上无人会维护、排除,只能依赖社会技术人员。

二是在资源建设及应用方面,审计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相对滞后。虽然每个审计组在被审计单位都尽可能收集资料,但由于技术问题没有统一的数据库,导致一台计算机就是一个审计信息资源平台,无法实现共享交换和综合利用,大量的信息资源分散在审计机关内部不同部门之中,共享程度远远不够,缺乏统一的整合利用,如审计对象的基础材料,大都分布于审计项目的档案或审计人员的大脑中,难以查找和利用。对于不同部门,在信息资源的集累和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标准不统一、通用性差等问题,造成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在审计系统建设应用方面,计算机审计的效率并不很高。审计机关在不断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配置不断更新,但是设备和信息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益却不高。一是部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收集信息、检索资料等阶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审计现场应用,和审计资料的整理、归纳,使得计算机网络管理、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AO审计软件存在“手工操作计算机化”。目前,我局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计算机水平不匹配问题,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具备开发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审计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水平低等原因,没有真正的将AO软件应用起来,而是沿袭传统的手工审计,即便要求必须应用AO,也是把手工业务搬到计算机上操作,没有充分发挥AO软件中的审计分析、审计抽样、审计报告生成等功能,甚至有的是从外部导入。

四是在信息化标准规范方面,审计信息化建设仍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标准,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但时至今日,审计机关仍然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标准规范,开展计算机审计存在较大风险。一方面在金融、税务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领域,由于基层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及审计管辖权等其他原因,使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难于满足对这些行业的审计需要;另一方面是在涉及基本建设等领域,特别是在专项资金领域,又由于被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较低,部门较分散,不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全面推广,但与审计相关的业务数据大部分单位没有实施,直接影响审计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电子数据采集。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不高,计算机操作不规范,如果没有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难以在审计过程中规避操作风险。同时,基层审计机关在资金上、技术上、规范性上都还不完全具备研发部署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开发大型的通用软件的能力,建议上级审计机关开发和推广适应地方审计工作的审计通用软件或者下发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

五是在人才建设方面,审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制约着审计信息化发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阻力,主要是技术人才缺乏。我局现有审计人员的专业比较单一,所学专业大多数是财会、审计专业,而法律、计算机、工程造价等专业人员很少,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这与当前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跨越的要求很不适应,不仅会导致现有审计监督难以到位,还将严重影响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审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由于计算机知识结构上的欠缺,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语言;另一方面,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设计技能,很难完成较大的实质性的审计程序的实际运用与软件设计工作。新常态下审计信息化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善: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一个适应计算机审计和计算机管理的应用平台,在现有应用设施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使用审计署研究开发的“金审工程”应用系统,包括《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和《联网审计系统》,为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搭建一个技术先进、可持续发展的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信息化操作平台,这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二是要不断完善一套能保证审计信息高速畅通的网络系统。各级审计机关都应进一步建设完善局域网,在此基础上,依托省电子政务资源网和国际互联网,完善优化审计专网,这是推进审计信息化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完善优化网络系统,使审计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提升,为推进审计实施信息化和审计管理信息化提供网络通道,为推进审计政务电子化开拓新的平台和窗口。

三是要进一步配套一批能保证应用平台稳定运行的硬件设备。我局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有些设备性能已相当先进,但由于计算机审计、电子政务尚处在不断完善阶段,各类设备的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建议今后几年,一定要调整“认为重视和加强审计信息化就是买电脑配设备的偏面观念”,把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引导到以应用为导向上来,逐步整合现有硬件设备,加大对“金审工程”应用系统配套设备的投入,确保“金审工程”应用平台广泛使用,为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四是要加快培养一支适应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审计干部队伍。这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狠抓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即争取政策,把技术精湛、热爱审计事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充实到审计机关中来;狠抓人才培训。应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培训,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一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缺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力争学用结合,提高培训实效。要加快探索适应审计机关工作特点和深受审计人员欢迎的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短平快计算机审计技术与方法的专项培训,加快培养一支能胜任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新型队伍。二要突出重点,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在搞好全员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审计业务骨干计算机中高级培训,将其逐步培养和锻炼成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排头兵”。三要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让更多的审计骨干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拓展技能、提高能力,成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中坚力量。一些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较好的审计项目上,可抽调基层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审计干部一起参与审计,通过审计实践学习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知识,为基层培训一批计算机审计的骨干力量,通过这些骨干带动其他干部,努力提升干部的计算机审计水平。

五是要抓紧建立一批能促进计算机审计依法进行,规范操作的制度与规范。我局在探索计算机审计的试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被审单位由于信息系统保密等各种原因不愿提供信息系统,不愿开放数据接口,直接影响电子数据的采集。同时计算机审计的方案、实施程序与手工审计的方案、实施程序也不尽相同,制度规范滞后的问题已日益显现。随着审计信息化的推进,抓紧制定一批规定审计主客体权利义务关系及进行审计业务操作的制度和规范,确保计算机审计有序开展,合法进行,为推进审计信息化提供制度保证已势在必行。

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