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浅议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建始县审计局作者:覃业荣点击:572

内部审计工作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手段之一。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表示,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审计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促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更有效地抵御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是,当前基层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机制不顺、内审机构缺失,观念陈旧、内审地位不超脱,素质不高、内审队伍不齐,手段落后、审计质量不佳的问题。怎样开展基层内审计工作及如何发挥内审工作的作用,是当下基层审计机关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机制不顺、内审机构缺失。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有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且不具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条件和人员编制的国家机关,可以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但是基层部门并没有把内审工作机制真正建立健全起来,大部分单位没有单独设立内审机构;有的即使建立了内审制度,也不过是设置一个与其他岗位平级的“内审岗”,并且岗位人员少(多数只一人),缺乏审计独立性,不符合内审制度的要求;有的单位将内审与财务、纪检、监察合并设置,使内审工作变相成为自己监督自己,缺乏审计的专职性和权威性,内审职能作用受到限制。

(二)观念陈旧、内审地位不超脱。一是部分基层单位的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认为内审就是提反对意见,唱反调;单位有纪检监察再设置内审属多此一举,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就是给工作添障碍,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内审人员地位不超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内审岗与其他岗位处于平级地位,在检查其他岗位工作时,受感情、从属等因素的困扰,抹不开面子,抛不开情面,内审难以做到认真检查、处理。三是内审人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不熟悉所查专业的业务操作流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容易受到被检查者的轻视,内审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三)素质不高、内审队伍不齐。内审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强的业务,对内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一般的岗位要高很多。一是政治素质要高,要具备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实事求是的作风。内审人员还可能经常接触一些比较敏感甚至保密事项,也要求内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要高,要心稳、口稳。二是要具备非常强的专业素质,要熟悉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或操作流程,还要具有经济、金融、财务、审计、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三是要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善于对复杂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就目前基层内审人员的现状看,与以上的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各种政策规定变化日新月异,稍微一放松学习,内审工作就会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

(四)手段落后、内审质量欠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运用渗透到各行各业,电子信息技术形成了海量数据,信息技术的内审检查将成为内审部门今后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粗放原始的审计操作手段已不适应现代数据审计的要求,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挑战。如果技术手段跟不上,将严重影响内审工作的质量。二是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只注重事后检查,存在只检查问题和向领导反映情况,后续审计和日常监管步伐迟缓,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缺乏对产生风险隐患的防控预警,内审成果没有引起被审单位与管理层的关注和重视,制约内审工作“保健”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内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作用的建议

(一)完善内审工作机制。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审计监督对象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于应当建立内审机构却没有建立的单位,要出台相关的体制机制,加强交流沟通,督促其尽快完成内审机构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配备。建议符合条件的单位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协助党组织、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管理内审工作,保证内审的独立性、专职性和权威性。

(二)提高政治站位,重视内审工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内审工作目的,充分认识内审监督的预防、维护和促进作用;加大对内审工作的宣传和引导,消除各方面的疑虑和偏见,提高接受内审监督的自觉性;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新形势发展现状,制定本单位年度内审计划,紧紧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内审人员要克服畏难思想,正确对待内审工作,树立做好内审工作的信心,摒弃消极思想,增强做好内审工作的勇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完成内审工作任务。

(三)内强素质,外强队伍。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思想修养和业务学习,提高内审工作胜任能力。内审人员应该积极参加各种业务部门的工作会议,了解各种业务制度、政策变化和工作重心,以提高监督水平和工作质量;内审单位要创造条件为内审人员提供系统学习机会,让内审人员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内审业务知识和专业理论。充分利用政府审计优势,举办各种短期的培训班,请业务领导或业务骨干加以培训和指导;积极向会计师事物所等社会中介机构购买服务,内审人员参与,不断拓宽视野和开阔工作思路。内审单位要制定严格的人员录用标准,录用和安排具备审计、会计、经济或管理等职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壮大内审队伍,当好内审单位的“保健医生”和领导决策参谋。

(四)创新技术方法,提升内审成果层次。内审单位要加强内审信息化建设,配备相适应的计算机设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创新内审工作模式,大胆摒弃传统落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更新内审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将人力资源解放出来,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监督质量。要按内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要求,提升内审的层次和水平。建立问题综合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可能的潜在风险,形成决策参考类成果,以供管理层参考使用。强化问题根源性整改,提升审计监督力度,把审计整改作为内审单位的一项重点工作,以促进内审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