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监督要做好“后半篇文章”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湖北省审计厅作者:陈宁点击:661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审计署职责,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部分职责划入审计监督职能之内。参会代表热议此改革方案,认为改革方案为新时代审计监督提供了强劲动力,并提出新时期审计机关尤其要做好“后半篇文章,梳理总结查出的问题类型、确保查出问题整改到位。”笔者就此谈几点体会。
首先,要定义好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笔者以为有两大方面:即审计整改及审计成果运用、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审计查出问题的逐条整改;二是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梳理、总结、挖掘、汇总;三是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深度提炼,从机制、体制提出建议,修补漏洞、建章立制,服务发展。
其次,要做好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一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逐项整改。有两种方式:边审边改,对一些财务处理方式不当产生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直接整改,立杆见效;对照整改,对下达的审计决定中反映的问题,必须逐一整改、限期整改;二是对一类或一个时期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要定期、分类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汇总审计报告,找出问题共同点,进行行业整改或对同类问题的整改;三是对单位或行业进行整改的同时,审计“后半篇文章”更应该在领导聚焦点、社会关注点、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深挖问题原因,开展综合分析,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提出有效化解矛盾,促进问题解决的意见与建议。
再次,要谋划好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搞工作靠计划,做好工作要靠谋划。审计监督要想做好“后半篇文章”,其基础还是要提升审计质量。一份有质量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的基础。笔者以为,在新时期,审计监督要出成果、提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计划管理的成果导向性。加强计划统计、立项调研,实行由审计成果定项目,增强审计成果前瞻性、预见性。新时期,就是要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更好服务改革发展”这个主题,聚焦“三大攻坚战”、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民生资金使用”等来定项目,促进审计提升效能;二是审计过程的成果把控性。审计查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成果的大小。笔者以为,过程的把控,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审计项目应以问题导向、成果导向为基础,形成审计组长定思路、定方向,主审定方案、定任务,审计人员定步骤、定方式,必要时综合人员及时介入进行现场分析、提炼,找角度、找亮点的多位合一的审计工作模式,提升审计质量;三是审计结果的主动对接性。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可以分层次、多方位提取审计成果。对审计人员来说,应对接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定性、原因分析等;对项目主审来讲,应对接项目计划、目标在审计报告中提出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对于审计组长来讲,应对接领导决策需求、就某一方面、一个领域、一个方面或某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来分析;对地方审计机关来说,应是主动对接党委、政府需求,多视角分析,多成果开发,努力实现审计成果效益最大化。
最后,笔者认为,做好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仍需“内外兼修”。内修就是要打磨审计队伍的基本功,提升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揭示问题、挖掘问题、分析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审计监督高层次,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外修就是要丰富审计共享平台,畅通问题整改、案件移送及成果转化渠道,推动审计整改与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等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合力,为地方改革发展发挥最大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