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国家审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用发挥和实践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9-14来源: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作者:刘斌 刘俊点击:247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高标准市场体系,畅通经济循环,为经济社会注入“强心剂”。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审计服务保障和推进作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准确把握国家审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用

(一)审计在构建双循环系统中发挥畅通保障作用

一方面,国家审计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揭示制约经济循环和内需释放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国家审计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重点关注物流外贸、金融服务、财税扶持、人才支撑等政策与促进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适配性,加大对国资、国企和自贸区建设等审计监督力度,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投资效益等方面,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竞争力,增强资源配置能力。

(二)审计在重点风险领域中发挥防范化解作用

揭示和防患风险是国家审计重要职能之一,审计聚焦重点风险领域,找准风险点,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一是加强重点风险领域审计监督。通过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国资监管、生产安全、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等,加大分析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进行跨领域关联和综合性分析,揭示债务预警、非法集资、群体上访等问题,守好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的底线。二是推动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发挥审计在推进重大政策落实见效,法治政府建设,防止权力滥用上预防、揭示与抵御功能。针对有关部门和地方落实政策打折扣、搞变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各项重大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三是助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通过重点检查优化政务服务、公平竞争审查、助企纾困政策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破解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瓶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审计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助推器作用

审计是专司经济监督,发挥着“经济体检”的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发挥审计监督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测量仪”作用。要继续围绕提能达效、降成本等重点任务,监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助推经济体系转型升级发展。二是发挥审计服务保障民生的助推作用。通过开展养老托幼资金绩效、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医疗卫生资金管理使用等民生审计,揭露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三是发挥审计“治已病 防未病”建设性作用。通过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以及领导干部责任履行情况的全覆盖,进行总体评估,加强审计综合性分析,揭示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背景,督促审计查出问题进行整改,并从完善机制体制的角度提出审计对策建议,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国家审计在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实践路径

(一)围绕破解机制体制障碍开展研究型审计

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推进机制体制建立完善,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开展研究型审计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优势和反应迅速的特点,加强对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的系统分析研究,从完善机制体制、服务改革发展角度提出审计对策建议,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建设性作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围绕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强化政策跟踪审计

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运行的平稳。推动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审计服务新发展格局有效途径。一是要持续关注重大经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摸清重大经济和宏观政策落实效果,揭示重大政策执行不到位、有偏差等突出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真实情况,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要持续关注在密切关注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政府职能职责发挥、部门密切配合、政策叠加效应、深化改革成效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进重大政策措施的完善。三是要持续关注财政扶持政策、社保房租减缓免、人才保障、招商引资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揭示影响市场化配置和生产流通的问题梗阻和障碍,推进降低交易成本,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专项审计

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供需良性互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要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审计监督,有力推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是推动营商环境市场化保障经济活力。关注中小企业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政府服务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等情况,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促进公平有序。将审计监督的视角更多关注政府部门对市场宏观调控,保障公平竞争。关注法治型政府建设、政务诚信、司法公平公正、市场竞争公平、市场信用建设等情况,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三是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促进公平开放。在审计监督中关注外资外贸,看地方政府是否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到实处,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打造健全营商环境工作运行机制,努力为内外商提供平等舒畅的经商环境。

(四)围绕助推国企做大做强做好国企审计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力量支撑,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推动国有企业提升运营质效、强化风险管控。一是突出国企审计监督重点。加大对国有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内部管理制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审计监督,助推国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激活盘活国有资产,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升级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推动激发国有企业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审计揭示影响企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和梗阻问题,助推其加快构建高效灵活的经营体制,提升国际国内竞争力。三是揭示防范国企重大风险隐患。发挥审计揭示和预防功能,对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投资决策、重大资金支出等进行审计监督,密切关注在基础设施、战略投资等重要方面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强化对国企债务超过偿债能力等情况及时预警,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筑牢新发展格局的基石。四是积极推动在国企建立内审机构,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提升内审能力,用好内审成果,推动完善自我治理体系。

(五)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做好民生审计

国家审计始终将教育、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乡村振兴、就业创业、低保优抚等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审计重点,充分发挥民生审计“压舱石”作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激活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一是要当好人民群众“健康伞”。通过医保基金、医院审计、医保体制改革等,找准医保资金筹集管理以及医保政策和配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二是要当好弱势群体“保护伞”。通过就业创业、失业保险、民政低保优抚、残疾人等各类专项资金审计,关注老弱病残和孤寡等弱势群体,确保“保命钱”发放到位,让公平正义得到彰显。三是要当好教育行业“督导员”。通过教育审计揭示“上学难”“上学贵”优质生源和教师外流等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意见建议,助推国之大计、教育为本落到实处。四是要当好乡村振兴“护航员”。通过乡村振兴政策执行、资金投入、资金安全和绩效等审计,揭示落实不到位、方式不恰当、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五是要当好住房保障“安检员”。通过棚户区改造审计、老旧小区改造审计、征迁补偿审计等,审查是否存在压缩支出偷工减料影响施工质量、是否严格执行消防、抗震和环保等强制性标准,促进住房保障提质增效。

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