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审计持续推动大数据审计监督平台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1-12-01来源:福建省审计厅作者:刘殷星点击:355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审计坚持“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的理念,利用大数据审计监督平台持续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监督的数据智能汇聚、大数据分析和经验固化的功能,打通大数据分析路径,使审计人员更专注于审计思路和数据分析,切实提高审计时效,有力推动审计工作从劳动密集型向研究型转变。
一是实现数据智能化汇聚,助推数据高效管理。通过部署智能分析库,自动实现对行业业务数据的还原、转换和校验等标准化操作,将烦琐的数据整理工作便捷化、智能化。依托数据仓库技术,构建原始数据区、行业审计数据区、跨行业审计数据区、交换共享数据区等数据存储区,形成审计数据仓库,将被审计单位原始审计数据、行业审计数据、审计管理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已实现财政预算、指标、集中支付、总预算会等多个行业数据智能汇聚。
二是实现大数据全覆盖分析,践行“数据先行”理念。2018年以来的“同级审”工作中,福州审计率先实现大数据审计全覆盖,全面采集市直508家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数据和财政部门业务数据。从资金流、时间维度上,突破市、县财政业务数据“孤岛”,明晰财政数据、业务数据间的关系,穿透多年财政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重点对市本级和20个市直部门及所属141家单位的1039个发展性项目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以及12个专题专项开展跟踪审计,有力促进财政审计监督范围、审计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极大提高审计工作效能。
三是实现模型化审计思路,将审计经验固化为审计模型。通过集中攻关、重点突破,总结同类违法、违规问题的数据表现特征,形成各行业“疑难杂症”大数据审计模型,具有很高的普适性和推广性,切实解决审计问题个案化和审计成果碎片化的问题,目前已初步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2020年以来,在预算执行、医疗、扶贫、社保、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等审计中陆续总结出一大批审计经验,累计在平台上固化450多个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审计人员在进行同类问题审计时,只需将审计模型套用到被审计对象数据上,就能迅速将同类问题一网打尽,实现一键式生成疑点,为快速准确定位疑点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福州市审计局刘殷星 供稿)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