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记忆中的老屋

发布时间:2021-07-14来源:湖北省咸宁市审计局作者:刘福林点击:469

最近闲来无事,翻了翻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整本书都散发着汪老先生对家和生活的热爱。里面有一篇散文《我的家》,记述了汪老先生的祖宅,不禁让我也想起自己的老屋。离开老屋虽已有十多年,但关于老屋的记忆却始终清晰,因为那里流淌着我快乐的童年时光,还有父母用勤劳的双手为我创造的美好生活。

记忆中的老屋,是一个砖混结构的小平房。老屋的中间是堂屋,正对着堂屋大门的是极具八90年代风格的组装家具柜,上面摆着一台老式的彩色电视机。堂屋西侧是父母的卧室和厨房,厨房的角落里开了一扇小门,从小门进去便是通往楼顶平台的楼梯;东侧便是我的房间、客房和地窖。老屋的西边依次连着柴房、厕所和猪圈,离柴房两米外的屋前有一棵高大的枇杷树,父亲在枇杷树和柴房之间搭了一个葡萄架子,又在枇杷树旁种了一棵葡萄树,这棵葡萄树蜿蜒着身姿,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葡萄架。猪圈外的一块空地,在母亲的打理下变成了一片菜地。老屋的东边,原本是一块黄土地,后来父亲整理成了专门晒庄稼的水泥地。

从我记事起,我们一家三口便住在这里。时光交替,四季更迭,老屋带给我无数的温暖和欢乐。

春天的时候,父亲会修理门前的果树,砍掉它们身上多余的枝叶,留下会结果的枝条好好养护。有时在别家寻到了好的品种,便会讨几支枝条带回来,嫁接在自己的果树上。父亲还会和我一起整理门前的花花草草,为此还专门给我做了一把小锄头,给它们松土浇水施肥,告诉我它们叫什么,再教我写它们的名字。母亲便会一门心思整理她的菜园子,将园子分成一块块的大格子,再在大格子里划出大小均匀的小格子,洒下买来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等种子,耐心地施肥、浇水。等到一场春雨的洗礼,这些小种子便会戴着一顶“小帽子”,晃晃悠悠地探出它们的“小脑瓜”来。

夏天的时候,门前的枇杷、李子、桃子、葡萄会相继成熟,一个个黄的红的紫的果,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甜甜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贪吃的蜜蜂被这香气吸引而来,在果子上啃出一个个的窟窿。母亲会把最甜最大的果子摘下,再去她的菜园子摘一个大西瓜,把它们一股脑泡在山泉水中,等到傍晚纳凉的时候,送一些给左邻右舍品尝,剩下的留给我这个馋猫,自己和父亲便把清理过的被蜜蜂咬坏的果子吃掉。晚上母亲会在楼顶平台打一个地铺,一家三口沐浴在漫天的星光下,伴着草地里窸窸窣窣的虫鸣,凉凉的夜风拂来,缓缓进入梦乡。

秋天的时候,地里的玉米成熟了,父母会在凌晨四五点起床,一人戴着一顶草帽,背着一个背篓,一筐一筐把玉米背回来,铺在水泥地上晾晒。我会睡到七点多的时候再起床,为父母准备早饭,因为个头小够不到灶台,就站在一个小板凳上,洗米、择菜、炒菜、煮汤。记得有一次起得晚了来不及去菜园子里择菜,便做了一桌土豆“盛宴”:酸辣土豆丝、炒土豆片、炕土豆、炸土豆条,最后还做了一个土豆泥汤。我本以为父母会责骂我,没想到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还夸赞我机灵,能把土豆变出这么多花样来。直到现在,父亲每每与别人拉家常,还会很骄傲地把这段记忆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天快黑的时候,水分也差不多都晒干了,父母就把玉米收到堂屋来,一家三口围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剥玉米。

冬天的时候,年关将至,父母会把腌好的年猪肉挂在柴房,等到水分沥干,就开始用松枝柏叶熏猪肉,我便围在火堆旁,把从地窖拿出来的土豆红薯埋进火堆里,一边烤火一边眼巴巴地等着,就算烤得面红耳赤、汗流浃背了也不愿意走,硬是等到把红薯土豆吃到了肚子里,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下雪的时候,父亲会在门前给我堆一个矮胖矮胖的雪人,用板栗做眼睛,胡萝卜做鼻子,辣椒做嘴巴,肩膀上插一把旧旧的扫把,再围上一条红红的毛线围巾,然后告诉我,雪人融化的时候,就是新年了,你就可以穿新衣服新鞋子啦!于是每年的冬天,我便在心里祈祷雪人能够早点融化,有时甚至偷偷拿热水浇在雪人身上,盼着新年早日到来。

后来上了高中,父亲换了工作,我们便搬离了老屋。大学时每年放暑假,我都会回老屋转上几圈,翻一翻箱子里儿时的玩具,摘一摘门前的果子。再后来,一位长年在外面打工的堂哥回到老家没地方落脚,有意买下老屋,父亲见房子多年未住,闲着也是闲着,便低价卖给了他。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去过老屋了。

直到今年五一跟老公回老家,父亲带我们去认亲,我再次走近了那个老屋。可是老屋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早年间父亲做的葡萄架已经塌了,门前的果树因为没人修剪,枝条肆意地向四周铺展开去,叶子虽长得茂盛,却不见一个果子。堂屋的大门紧紧闭着,褪去了鲜艳的朱漆,斑驳得像一张老人的脸,布满了风霜的痕迹。

我回头看看父亲,恍惚间竟觉得父亲就像这座老屋一般,把他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全部都用在了陪伴我这件事上,经受了岁月的洗礼和沉淀,如今青丝变白发,背也开始有些佝偻,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我眼中能为我遮风挡雨的大英雄。

父母就像老屋,陪伴我我慢慢成长,养育我成人成才,如今年华逝去,不复青春的模样。可是作为子女,我在外地求学、就业、成家,每年归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逐渐缺席了他们的衰老,留给他们的只是渐行渐远的背影。

幸运的是,现代交通发达,父母身体健康,节假日的时候,我还能坐上高铁回家,他们也能时不时到我这里来小住。老屋虽然不在了,但是那些美好的时光,成为我和父母永远的回忆,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