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腾龙洞
发布时间:2025-07-07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审计局作者:姜恩东点击:11一股急流奔涌而来,如脱缰野马,裹挟这山雨的余怒与千年岩壁间的低语,激起浪花千堆,水声震耳。我来到了腾龙洞洞口前。
在群山中,一幅平整的空地在洞口前铺展开来,印证着洞口的庞大。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好奇这洞内给我的感受。走进洞口,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石灰岩特有的清冷气息,灯光缓缓洒下,柔和而神秘,在洞壁上勾勒出奇幻的轮廓。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悬挂于头顶,有的细如银丝,垂直垂落,宛若晶莹的水晶帘幕;有的粗壮如柱,宛若亘古巨人的手指,坚实而有力。石笋从地面冉冉升起,如锋利的剑尖直指苍穹,如倒置的莲蓬,饱满而富有生命力。洞内的石柱高低错落,交织成天然拱门,宛若一座座宏伟的宫殿,既坚固又华丽。石幔悬挂墙侧,薄如蝉翼,微微波动,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千年的风雨。灯光在这些天然雕塑间游走,投射出斑驳的光影,时明时暗,犹如幽灵舞动,又似历史的影子在空间中低语。偶尔有滴水从岩石上缓缓滑落,溅起细微水珠,奏响时间的低语,使整个洞穴充满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生命律动。
穿行在曲折的洞道中,更令人难忘的是洞中的暗河。我缓缓前行,水面如镜,倒映出洞顶悬垂的岩石,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潜意识世界。光影交错间仿佛展开了一幅倒悬的星空——那些经亿万年滴水雕琢的岩层,在幽蓝的探照灯下折射出水晶般的微芒,恍若潜入了大地的梦境。暗河蜿蜒如龙脊,时而贴着岩壁奔涌,时而隐入石缝化作低语,潺潺水声与洞顶滴落的清响交织,宛如远古神灵的呓语。暗河两岸的岩层褶皱如龙鳞密布,经年水蚀雕刻出诡谲纹路。偶尔有透明的小鱼掠过浅滩,那是演化出退化了眼睛的洞穴盲鱼,鳞片在灯光下泛着幽灵般的苍白。前行数百米,岩壁上赫然出现一块锈迹斑驳的介绍牌,字迹在湿气中模糊,却仍能辨认出“龙骨洞”三字。传说此地曾是清江伏流劈山凿石的遗迹,暗河之下沉睡着被盘古爷镇压的蛟龙骨殖,其怨气化作湍急的漩涡,至今仍在幽深处翻腾。转过一道S形弯道,洞顶豁然垂下一柱十人合抱的巨型石笋,形如盘龙衔珠,与河面倒影相接,构成完整的环形图腾。地质学家考证,此处正是清江古河道改道的分界点——两亿年前的古地中海在此退却,留下纵横交错的水蚀线,而如今暗河每滴落一次,仍需千年才能凝成半寸石髓。科学与传说在此碰撞,让这片幽暗空间既承载着地球演化的史诗,又弥漫着土家族先民敬畏自然的庄重。当灯光扫过岩缝深处未探明的支洞时,黑暗仿佛有了重量,将所有的未知与想象压缩成一声悠长的叹息。
我用手接触石壁,手指感受到它的冰凉。腾龙洞,这方潜藏于清江暗影中的庞然巨物,古老而宏大,竟以一种近乎卑微的姿态孤独地蜷缩在清江的暗影里,以亿万年滴水为笔,在岩壁上镌刻无人解读的密码,直到1985年,第一束探照灯光刺破黑暗,地心龙吟终成文明的回响。
走出洞外,阳光洒满草地,青山如画,天地之间,我仿佛与一个沉默而厚重的中国文化背影短暂相遇。腾龙洞无需言语,它的壮丽与神秘,足以让人终生难忘。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