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难忘宜都四中

发布时间:2024-06-03来源:湖北省宜昌市审计局作者:吴德纯点击:70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县第四重点中学,是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地方。1979年秋季,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宜都四中的校园,开启了难忘的高中生活,也开始了我人生中一段最美好也是最苦涩的时光。

宜都四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宜都市聂河镇渔洋河与拖溪河交汇处,她的旁边便是现在的4A级景区九凤谷。我家距离宜都四中有68里路程。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没有直达学校的公共交通。每次上学,要先从家里步行4 里路到王畈镇上,搭乘从鹤峰、五峰往宜都、宜昌方向的过路车,坐36里路后到望佛山下车,然后转乘到聂河、潘湾方向的班车,到聂河镇对河下车后,再坐渡船过渔洋河到镇上,最后走3里多路才能到学校。若顺利赶到车的话,早上天亮出发,下午三四点钟就可以到达,若赶车不顺利,天黑还不一定能到学校。那时候,班车有固定班次,一天只有那么几趟。由于刚刚改革开放,出行的人慢慢多起来,几乎每辆车都是人满为患。搭乘过路车极不靠谱,车既不准时,来了也不一定停靠,即使停靠,我们背着背篓,带着两个星期的粮食、咸菜和换洗衣服,也不一定挤得上去,就更别说有座位了。即时侥幸挤上了车,车上也是人挨人、人挤人,无立锥之地,我只好抱着背笼或举着背笼在车里半蹲着。车在崎岖的山路奔驰,七弯八拐,站在车里的人随之东倒西歪,不时就有人踩到我的腿上脚上。车上时不时还有走亲访友的携带各类小动物,不是鸡喊鸭叫,就是有小孩被挤得直哭。车内空气也很不好,充满怪异的气味,加上还有谈晕车呕吐,让人苦不堪言。赶车不仅难受至极,关键的是还要花钱,若坐车到学校车船票需要8毛钱,相当于一个礼拜的生活费了。这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农村,一般家庭还真是承受不起。幸好还有一块儿长大的一位堂哥和一位堂姐,还有其他生产队的10来个同学做伴,我们经常相约一起走路上学。

记得第一个周六下午四点半钟放学后,家住附近的同学都回家了,但家住潘家湾、毛湖埫、王畈等乡镇的近80人没有走。后来才知道,这部分同学和我一样,都是距离学校50里以上,连夜回家不安全,只能等第二天清晨离校。我们王畈的几个同学一商量,决定跟上一届几位学哥学姐步行回家。第二天凌晨4点,我们就起床出发了,走到镇上河边,把还在熟睡中的摆渡人叫醒,请他将我们送过河。路上伸手不见五指,幸好有位学哥带有手电筒,在前面开路。我们选了一条非常崎岖的山路,据说可以少走10多里。一路上,每个同学几乎都是一路小跑,因为当天还必须赶回学校参加晚自习。当我精疲力尽赶回家里,已是上午10点多钟,我又饿又累,全身湿透,进门看到母亲,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母亲赶忙安慰我,当听说我天不亮就出发,6个小时不吃不喝,走了50多里山路时,也流下了心疼的眼泪。母亲帮我准备好吃的,同时帮我准备需要带走的粮食和咸菜、衣物,路上吃的煎饼和一些零食。我匆匆吃完饭还来不及休息会儿,堂哥堂姐就过来了,我们又立马前往镇上准备赶车,因为身体已经严重透支,只好赶车走。来到镇上,在镇食品所工作的二姐夫张罗着帮我们拦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挤上了一趟从鹤峰开往宜昌方向的过路车,转乘时又等了近一个小时。到达学校时,食堂已经开饭,我们没有提前蒸饭,只好将就吃了一点从家里带来的煎饼和零食,把第二天早上的蒸饭拿到食堂,就赶到教室开始晚自习了。

庆幸的是,当年国庆节以后,学校请示教育局后决定,改为每两周休息一次,一次休息两天。这个规定一出来,深受老师和学生欢迎,许多同学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起床回家了,许多“半边户”老师也可以在第二个周五放学后骑车回家,能陪伴家人两个晚上。两周回家一次是好,但我们上学来回赶车难的问题仍然没法解决。我们赶了几次车后,大家决定不再赶车,直接走小路步行往返学校,既节省费用,又可以自己掌握时间,还免得受等车煎熬之苦和车上颠簸之罪,早点到学校还可以休息一下。以后两年时间里,我基本上都是以步行为主往返学校的,只有带的行李多,或者身体不舒服时才会赶车。有时候走到半路,实在走不动了,或是遇到公交车上人少,或者有顺路的便车,也会选择坐车。熬过一个学期后,不少同学吃不了这个苦,要么转学,要么退学,要么补读初三,我的堂哥堂姐也都转学了,就剩我一个人行走在王畈到四中的求学路上。十四岁上下的我,背着沉重的背篓,踏着泥泞的道路,60多里山路,一步一步地在学校和家门间往返,无数次经历饥寒交迫,无数次经历风吹雨打,也无数次经历了孤独和疲惫。但我知道,还有比我更远的同学,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这是我们通往知识的道路,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再苦再累也必须咬牙坚持。

在宜都四中的日子里,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老师们大多数是文革期间被打成右派,刚刚复职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都有真才实学,功底深厚。也有少部分老师是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任教的,年轻一些,但都充满活力。比起其他乡镇的普通高中,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相当强的。老师们严谨的教学作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让我受益匪浅。记得教我们的英语老师叫马孝文,他在文革中被批斗挨整,40岁刚过,可头发花白,一口牙齿已全部脱落,带着满口假牙,但他的英文水平却相当好,据说在国外呆过几年,我是第一次在他家里看到三洋牌录放机,他用自己的录放机教我们反复听说,练习口语,同学们感到新奇,进步很快,都喜欢他的课。物理老师是浙江人,文革前浙江大学毕业,也是刚刚复职,虽说他的浙江普通话不是那么好懂,但他诙谐幽默的讲课,深受同学们欢迎,学校买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他成天鼓捣天线搬来搬去,到处找接收信号,不时就有比较清晰的画面出现。老师们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他们告诉我要坚持自己的梦想,要有勇气面对困难,要有信心迎接挑战。这些教诲,至今仍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除了学习,宜都四中的生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的高中学生都是自己在家里带粮食、咸菜到学校,用土钵子淘米加水,再拿到食堂大锅灶里摆放好,食堂炊事员负责把钵子饭蒸熟。开饭的时候,学生自己到食堂锅里找到贴有自己名字的钵子,拿回宿舍就着咸菜吃饭。晚上学校食堂会提供一个诸如炒白菜、萝卜、土豆、海带、南瓜等之类的小菜,一个月卖一次回锅肉,但我一次都没有抢买到过。我记得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勤工俭学基地,种有农作物和蔬菜,学校鱼塘也是分班级喂养的,每周四下午到田间劳动,所得收入用于减免学杂费。同学们都是来自本县西部6个不同乡镇的优秀学生,多数是山区,许多地方不产大米,只有包谷、小麦、土豆和红苕。当我还在为从家里背米走很远山路而苦恼时,那些家里不产大米的同学,看到我背来的是大米都羡慕不已。当时,我父亲也刚刚平反复职,后来他替我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父亲从家里带米到学校,从粮管所把每月的供应粮换成粮票,我拿粮票到聂河镇上的粮管所购买大米,这样我到镇上买米就轻松多了,只需要从家里带够用两周的咸菜和一些零食即可。但不久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父亲给我的是省内粮票,到粮管所买米要搭售四成小麦面。我只好向不产大米的同学请教,学会用饭钵子蒸小麦巴巴。那个时候没有酵母,只能用老面发开,若掌握不好发面的时间,蒸出来就是一个死面坨,特别难吃。后来听说全国通用粮票不用搭售小麦或包谷面,当时我哥哥正在部队服役,每年有探亲假,回家探亲节省下来的全国通用粮票正好可以给我用,但哥哥一个人的显然不够,哥哥只好找战友帮忙,总算解决了我在学校吃饭的问题。

高中阶段,正值我们青春期,也正是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可学校生活实在是太差,营养跟不上,影响我们生长发育,也影响我们的学业成绩。幸运的是我有一位老乡在那里任教,对我关爱有加。我经常到他房间去看书学习,时常用他的餐票到老师食堂买点小菜和馒头,算是改善生活。那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小商小贩,经常有挑打巴糖的商贩到学校来卖。多数同学都没有钱购买,但商贩允许用米来换。为了改善生活,隔三差五,大家就会用节省下来的大米换成几根打巴糖,调节一下胃口,也算打牙祭吧。好的是我们同学互相关爱,不管谁从家里带来什么好吃的,都会主动邀请大家一起品尝。记得家住学校附近的同学,经常给我们带来一些红苕、土豆,我们把它洗干净后,放在大米中一起蒸,蒸出来的米饭会很香,吃起来就会下饭些。也有几位家住附近走读的同学,经常带一些柑橘、桃子、梨子等时令水果来给我们吃,让我至今都感动不已。两年的四中校园生活,使我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刻,一起分享了许多快乐和悲伤。

在宜都四中的日子里,我也遇到了许多挑战。首先是班上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和我一样,没有读过初三,直接是从初二考入高中,多门功课特别是数理化许多内容没有学过,上课时老师讲的知识听不太懂。包括体育课都有压力,我虽然上了高中,但我只有13岁半,身体素质与15岁、16 岁的同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许多运动项目也非常吃力。高中生活并不轻松,课业压力很大,竞争也很激烈。但我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持。我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己。最终,高三时我成功地考入了县文科备考班,通过高考考入了宜昌地区财贸学校,实现了自己跳农门的人生目标。

每次回老家,开车路过五宜(五峰到宜都)公路,都会想起40多年前我在宜都四中求学的日子,我也曾无数次在梦里梦见我小时候沿着五宜路行走,站在路旁见车就招手请求顺带的情形,醒来后泪流满面。宜都四中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追求梦想的起点,在那里我虽然吃了许多苦,但磨炼了我的意志,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懂得了坚持,学会了自信,获得了知识,拥有了宝贵的经历,是我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今,当年的县属重点中学已下放到乡镇,当年的同学大都也已退休,有些老师已离开了我们。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里的一切,会永远怀念那个美丽的校园,怀念那些辛勤付出的老师,怀念那些一起奋斗的同学。



上一篇:五月审计颂

下一篇:成长需要储备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