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乐见当前位置:首页 >> 趣谭生活 >> 喜闻乐见

国家发改委解读新的历史性成就—— 西部这盘棋,越走越活了!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陆娅楠点击:601

国务院新近召开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深入推进西部开发工作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近2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年还会有哪些亮点?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进行了解读。

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完工52项在建100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对全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肖渭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多年领先“四大板块”,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3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2.7万亿元增加到17.1万亿元,年均增长8.8%,占全国比重从19.8%提高到20.0%;5年间,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61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114个,占全国比重近50%。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到2017年底,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已经完工52项,还有100项在建;按照计划安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年底前完工,完工后西部将新增铁路里程875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321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1878万千瓦。到那时,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肖渭明说。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5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7.3%增加到46.7%,提高了9.4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同期上涨的6.3个百分比。5年间,有超过一半的西部省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西部地区设立了3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5年来,西部地区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865.6万亩,面积累计达1.26亿亩,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万元和1.1万元,是2013年的1.38倍和1.46倍,年均增长超过10%。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5年来超过35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贫困发生率全部下降到10%以下。

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累计开行4579列,占全国开行总列数的47%;宁夏、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广西凭祥、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形成以干线(高速)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建设

今年前7月,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明显下滑至2.3%,比1—6月份的3.4%又回落了1.1个百分点,“四大板块”里垫底,引发各方关注。

肖渭明说,要看到,西北地区增速放缓的同时,西南地区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有4个省区投资增速达到两位数,居于全国前列。

肖渭明分析,西北地区投资增速下滑是几方面因素的集中体现:一是当前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土地、资金等多种制约;二是中低端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中高端制造业技术门槛又较高,这样投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导致投资空间承压和投资下滑。“这种局面,已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努力把调整优化结构与扩大内需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减弱。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要加快形成以干线(高速)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建设。”肖渭明表示,今年到明年我国要加快成贵高铁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渝昆高铁、西渝高铁等大通道。加快建设一批高速公路,拓展区域连接线,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支线机场建设。

其次,要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加强西北、西南陆路进口油气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以西气东输京陕线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推动建设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等电力通道建设。

此外,还将加强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经济升级进一步筑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不仅有经济开发,还有生态保护。“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发生,给我们大家特别是西部的干部敲响了警钟。东中部不允许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西部同样也不允许,不要认为西部空间大、环境容量大就可以‘大干快上’,破坏生态。”肖渭明说。

肖渭明表示,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直强调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这个要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这里面,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了很大作用。

生态补偿,即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价值提供地区给予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补偿,从而提高生态保护地区或者生态价值提供地区的环保积极性,减少污染冲动。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正式确定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流域上下游以及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促进了生态补偿机制正规化、机制化、法治化。

据介绍,国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草原、草畜平衡的奖励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草原禁牧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7.5元。2017年中央财政投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共175.8亿元,西部地区拿到的资金占60%;中央草原补助资金187.6亿元,西部地区占96%。

“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是管用的,为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肖渭明表示,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统筹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可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可以增强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可以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形势。“把西部这盘棋走活了,西部地区经济升级了,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加扎实。”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