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木瓜花
发布时间:2021-05-07来源:湖北省恩施巴东县审计局作者:李乾坤点击:475“小李,你看今年木瓜花开得多好,收成肯定比去年更好。”唐昌玉一边施肥一边笑着说道。
唐昌玉是 湖北省恩施巴东县野三关镇耳乡湾村16组的村民,几年前他一家人还住在简陋的土坯房里,在村委的号召和村民的带动下,他种起了木瓜。如今,家中房子内外焕然一新,还新修了车库和猪栏,已经摘掉贫困帽子的唐昌玉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指引:发展产业道路
耳乡湾村地处武陵山脉深处,远离城镇,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2015年,巴东县审计局结对帮扶该村后,组织精干人员成立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主动谋划,全力带动耳乡湾村脱掉贫困帽子。
初到耳乡湾村,工作队便同村支两委召开碰头会,了解村情,制定脱贫计划。
“必须发展支柱产业,做到贫困户家家有产业收入,只有激活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稳定、长久脱贫。”第一书记谭乾立将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重中之重。
在谈起产业情况时,村书记覃厚才这样介绍:耳乡湾村曾有过种植皱皮木瓜的历史,村民长期在房前屋后种植木瓜,但种植面积少,基地规模小,产业效益低。许多村民早有发展木瓜产业的愿望,只是无法形成规模,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说干就干,谭乾立即联系县科协专家实地考察,经过半个月的调研,最终确定以种植皱皮木瓜作为耳乡湾村产业脱贫的支柱。
动员:吃下定心丸
“发展木瓜肯定会有不支持的声音,要劲往一处使,这木瓜产业才能搞下去。”村书记覃厚才提醒道。
“那就开群众会,不,先开党员代表会,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行。”工作队立马行动,先后召开党员代表会和屋场院子会十余场。
走访发现,有些村民以前种过木瓜,因缺少管护技术,收成少没赚到钱,对种植木瓜也就没有兴趣。工作队一边派专人挨家上门去做工作,逐步打消他们的顾虑,一边紧锣密鼓地组织成立木瓜专业合作社采购优质苗木,积极对接人社、科协等部门筹备农业技术培训。通过组织代表考察木瓜基地、开展技术下乡活动,终于给疑虑重重的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苗木来源稳定、技术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自发加入合作社中。如今,还建起了微信群,大家在里面互相交流的种植经验。
排忧:解决经济难题
在走访中工作队发现,唐昌玉一家收入接近红线,存在返贫风险。唐昌玉70多岁,是地道农民,能吃苦、舍得干,看着大伙种木瓜增收,他也想赶上趟,但是家里劳动力有限,也没有闲钱一大家子的生活开销全靠儿子在外务工维持。
经过村支两委商议,管片干部立刻行动,多方奔走,很快协助唐昌玉成功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彻底解决了启动资金难题。如今,唐昌玉已发展木瓜30余亩,年收入近1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木瓜大王”,还被举荐为该村产业脱贫典型代表。
在合作社分红仪式上,唐昌玉对授予他“产业示范户”奖项的谭乾书记笑着说:“现在木瓜越种越多,我年纪大忙不过来,打算把儿子给叫回来一起发展,收入不少,还能享享福。”
发展:打通销售渠道
规模有了,产量有了,怎么让木瓜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始终是工作队心头最大的牵挂。木瓜是种出来了,但是农户苦于道路闭塞、没有销售渠道,哪怕知道收购商压低价格收购,转手高价卖出,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工作队的推动下,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创建致富龙头企业——福硒康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开通电商销售平台,与木瓜合作社有机结合,形成“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公司为龙头,由公司负责基地建设、苗木采购、日常管护和产品营销,贫困户以产业扶持资金通过合作社持有公司股份,自主参与木瓜种植与养护,顺利打通了木瓜入市的最后一步。
这些年,福硒康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社链接的农户达400多户,带动260多户贫困户增收200多万元。耳乡湾村靠着“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上阳坡木瓜专业合作社为“领头雁”,以村木瓜示范基地为中心,带动全村发展木瓜达到3500亩。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耳乡湾村也更美了。5年来,在县审计局倾情帮扶下,耳乡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日益提升。如今的耳乡湾,木瓜林风景如画,木瓜花娇艳绽放,一山山,一片片,一坡坡,成为春天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驻村工作队也再次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不负欣欣向荣的美好时代,不负这木瓜花开的大美春光。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