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审计当前位置:首页 >> 八面来风 >> 我与审计

扶贫审计“领头雁”——记襄阳市审计局农业农村审计科科长熊刚

发布时间:2021-02-03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审计局作者:詹丽 郭苑君 刘奕君点击:611

三十年前,怀着对父亲的崇拜,熊刚进入湖北省襄阳市审计局,先后从事过多个行业审计和法规工作。自2010年担任农业审计科科长以来,他几乎每年都带队在全省各地开展资源环保、除险加固、精准扶贫等农林水项目审计。近5年在审计中查处各类问题金额累计达21亿,移送案件线索50多件,立案处理百余人。他所负责的扶贫审计项目曾获得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被全市农业审计人员亲切地称为扶贫审计“领头雁”。

纵使山高路远 一声令下便出发

三十年的审计生涯,没有磨灭他的工作热情,他总是说“每一个审计项目对我来讲都是一项新挑战,学习是我的制胜法宝。”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长期的坚持学习和努力实践让熊刚很快成为农业审计的行家里手。

作为农业审计人,要长年累月地在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对此,熊刚不以为苦,只要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从白雪皑皑到艳阳高照,从蜿蜒山路到泥泞田埂,他的足迹踏遍全省各地市。

熊刚带领的审计组一般是五、六人,面对的却是如山的账册、海量的数据、上亿元的资金量。平均下来,一人一天审查十多本凭证、查询上千条数据、核实10多个小项目是家常便饭。面对堆积如山的账本凭证,他常常废寝忘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三十年来,他用一滴滴辛勤的汗水、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用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无怨无悔的审计人生。

克服艰难险阻 助力脱贫成效显

随着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扶贫审计的步伐也紧跟其后,作为农业科科长,熊刚义不容辞地主动带领队伍战斗在扶贫交叉审计的一线,高质高效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交叉扶贫审计项目。

2018年冬天,他在对一个养殖扶贫项目进行审查时,村干部连连说:“一点小钱,你们何必太认真!”但报账资料中,一个反复出现的签名让他敏锐地意识到可能存在重复报账问题。为了防止相关人员篡改数据,他决定兵分两路,一边联系种苗供应商确定供应量,一边火速地逐笔核对资金开支情况。由于当地没有招待所,他与同事们只能借宿在乡镇财政所的临时宿舍,大山里的冬夜温度低得吓人,盖着潮湿冰凉的被褥,冻得人根本睡不着。但是为了争取时间,天蒙蒙亮,他们就冒着大雪挨家挨户走访核实每个农户领取种苗的情况,结果果然验证了他的推断。面对事实,村干部和相关负责人不得不承认套取扶贫资金近20万元的事实。

由于他所带的团队工作认真负责,仅其所在市就先后有近1.9万贫困人口被重新建档立卡,补发各类补助150万元,有1.5万多人因不符合贫困条件被清退出系统。近三年促进各地及时拨付资金2.9亿元,盘活闲置资金5.1亿元,收回资金1280万元,督促129个项目及时开工、完工、验收,出台各种制度、办法28项,扶贫审计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成效显著。

哪怕聚少离多 为民审计无悔憾

近几年来,熊刚每年都有近6个月的时间在外地出差。遇到美丽的乡村景色,他总是拍些照片发到朋友圈里。“这是拍给家人看的,为了让他们放心,”熊刚说,“这些年来,与家人聚少离多,真是有些愧疚。”在2018年的扶贫审计中,平时乐观开朗的熊刚经常一个人默默走出办公室,每次总是打很长时间的电话,回来后低头工作、一言不发。直到项目结束,同事们才知道缘由。原来审计期间他父亲身患癌症已卧床数月,因病情原因急需转院治疗,而即将面临高考的儿子也有很多想法需要跟他沟通;无独有偶,他的岳父也在审计期间阿尔茨海默病加重,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严重受损……而这一切压力都落在她妻子一个人柔弱的肩上。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熊刚却难以做到忠孝两全,毅然将家庭的重担托付给了妻子和家人,始终坚守在审计一线没有离开。“这里就是我的战场,我守土有责”,他无怨无悔的说。

虽有愧于家人,但无愧于百姓。针对扶贫审计中发现的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他和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专报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献计献策,促进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将拿出近亿元为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为未脱贫贫困户购买补充商业医疗保险,让15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审计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熊刚的身上浓缩了农业审计人的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朴实无华的特质。在“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襄阳市审计局,像他这样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好党员还有很多。他们三十年如一日,用闪光的青春、辛勤的汗水、无私地奉献默默推动着襄阳审计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