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十六载,绵绵审计情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黑龙江省审计厅作者:沈文叶点击:69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审计局原调研员王鸣凤自2002年退休以来,身退心不退,离岗不离党,始终关注审计,关爱年轻干部,为青年干部搭建成长平台。
镇海审计的“活历史”
“虽然退休了,但我对审计有感情,始终是审计人!”这是王鸣凤经常念叨的一句话。《中国审计报》、《浙江审计》、《宁波审计》等报刊杂志是王鸣凤寄托审计情怀的重要渠道。这些年,局里挤出经费为退休老干部们订阅了《中国审计报》等报刊杂志,受到了老干部们普遍欢迎。王鸣凤看得很认真、很投入,看到有参考价值的,会记录下来,重要的还会添上一点心得体会。有机会还会与在职的审计干部进行交流学习。
王鸣凤说自己是“审计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是镇海审计起步至完善阶段的亲历者。这些年来,《区志》的审计部分、审计党史等资料的撰写中,王鸣凤充分发挥了活字典活历史书作用。尤其是2016年区里决定编写《中国共产党镇海历史(1978-2002)》,涉及到审计的有三个子块。党史的编写是一项政治任务,时间紧、要求高,必须以正确史实来反映镇海地方党委领导人民改革开放的那段历史。但任务下来后,难题不断。由于现有在职人员对这段历史不够了解,所写的材料始终在区里过不了关。临近规定交稿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有人想到了王鸣凤,于是马上打电话给她。王鸣凤回话说:“试试吧!”此后,王鸣凤充分发挥活历史书作用,很快理顺了撰写思路,列出了提纲。接下来的近三个月中,她经常出入档案馆,找相关同志。凡需要详细佐证的资料,都是先在档案馆查找、复印后,再找其他退休老领导核实、补充。最终,稿子如期上交区委党史办,得到高度肯定。有人问她:“退都退了,还去操心这些琐事干嘛?”她却说,“一方有难,尚且能八方支援。现在审计局有困难就好比是家里有困难,当然要义不容辞。”
年轻人的“好师傅”
王鸣凤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早年出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现定居美国;几个孙辈也逐渐长大,不用过多操心。于是她把对晚辈那一份爱全部转移到镇海审计局的年轻后辈身上。局里的年轻人也都知道:老王局长在职的时候是镇海审计一块响亮牌子(她个人三次获得全省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他荣誉不计其数),而且为人和气,乐于与年轻人交朋友。因此,年轻人都愿意去亲近她。
局领导因势利导,动员部分退休老同志及在岗的年长骨干与年轻人进行“师徒结对”,帮助年轻人起步成长。“师傅”对于“徒弟”总是毫不保留,把自己对于审计的从业经验悉心传授。“徒弟”们只要有问题,就会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她也总是第一时间回复。疑难问题还可以去她家请教,经常还会顺便享受一顿美味晚餐。用王鸣凤的话说,自己的儿孙不在身边,年轻人上门来可以添加人气,吃饭也会更香。她所带的徒弟,业务能力提高总快人一步,独立开展审计项目的水平也能胜人一筹。当局里干部在开展审计对比研究及前沿探索等审计课题研究遇到困难求助她时,她就会亲自出马,帮忙查找相关资料;实在不行就要求她儿子儿媳提供帮助。
党建活动的“搭台人”
多年来,退休党员老干部的编制一直在局机关党支部。作为一名有近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虽然满头“银发”,但精气神一点不像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党建等活动中,王鸣凤献计献策、出时出力为广大审计党员干部谋事创业搭建平台,付出许多心血。
“党员是一辈子的身份,要时刻想着为党做点有益的事情。”这是王鸣凤在局机关党建的“审计讲坛”上说的一句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5年,为凝聚全体退休干部的力量并把他们为人、为官、从审的心得留下来,她主动请缨去动员其他退休老干部为在职干部职工传经送宝。近三年来,局里每年均顺利安排三名老干部来开讲。授课受到全体审计干部职工的欢迎,其中她自己讲的“审计过程中良好心态的养成”一课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她告诉大家,审计比较枯燥,但心态很重要,就看怎么把握和运用。她以自己为例,因为始终记着要做点事,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她退休后的第七年考取了驾驶证,为了讲好课,近70岁的时候还学着做ppt。做这些事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也从中会体会到了快乐与幸福。她教导青年审计人员,做审计工作也不例外,积极的心态,永不懈怠的求知欲,会让人在工作中获得更快成长,让人永远年轻。
岁月悠长,初心不忘。王鸣凤以她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书写了一名审计老兵对审计事业的深情和眷恋。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