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湖北省恩施巴东县审计局作者:张辉点击:472近年来,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地党委政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安置方式,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一个个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小社区,大社会。如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管理,本文从审计视角谈一点初浅认识。
一、发展基础产业,夯实脱贫增收后劲。要坚持把安置区产业配套作为稳定脱贫增收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实现产业、创业、就业齐头并进,确保农户真正“搬”出幸福新生活。坚持搬迁安置与产业配套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充分利用地域、气候和基础条件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谋划,长短结合,大力发展见效快、有收益、可持续的特色产业,既要解决好眼前脱贫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突出一村一品,走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之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等释放农村土地活力,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用好农村闲置资产,加大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力度,积极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茶叶、柑橘、药材、核桃等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宜居安置区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等产业,建立完善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的收益。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为抓手,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补齐配套基础设施短板。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保障安置区水、电、路、网、房等基本居住生活条件,合理规划配套建设安置区便民生活超市、综合服务社、餐饮服务、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场所,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二是保障维护群众基本权益。积极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房产登记、土地承包和流转、财产变卖和保管等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各类保障政策转移衔接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解决好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入学、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问题。四是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分类指导安置区人居环境治理,推进安置区清洁工程,循序渐进改善安置区人居环境。建立安置区供电、供排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护机制。五是完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居)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加强城乡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建设。
三、强化基层组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一是着力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建对基层治理的统领。二是着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县(乡)直单位联系指导村(社区)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易迁集中安置点管理办法,创新易迁人口“人地分离”户籍管理模式,承包地、林地、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权益及涉农补贴在原户籍地办理,其他涉及社保、教育、卫计、优抚、救助、养老、残疾补贴等在居住地村或社区办理。三是发挥自治组织基础作用。加强易迁集中安置点自治社会组织建设,探索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治安中心户长,在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设立楼栋长,以村(居)委会为龙头,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组织等自治协会,充分调动安置点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着力发挥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基层群众树立“建设幸福家园,我们共同行动”的理念,广泛开展文明安置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增强居民对安置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泛开展“文化进乡村”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安置区网格四级治安防控网络,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