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神农架林区数字化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神农架林区审计局作者:王荣林点击:5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审计制度改革的推进,数字化审计、大数据应用已成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审计全覆盖的主要手段。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水平基础薄弱,如何在现有的人员、设备、数据积累等条件下提高数字化审计的水平,是当前及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以林区审计局为例,从当前数字化审计的有利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方面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主动作为克服现有条件提高数字化审计水平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现状:数字化审计的大幕已拉开,乐章未奏响

近年来林区审计局不断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和人员培训力度,并要求所有审计项目必制定数字化审计方案,从工作机制上推行数字化审计模式,数字化审计的大幕徐徐拉开。但从数字化审计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方式、取得实效等方面看我区的数字化审计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以及省审计厅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数字化审计的华丽乐章还未奏响。

(一)有利因素

1.数字化审计的外部环境良好。审计信息化工作得到林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13年我区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区直主要单位为成员的审计作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神农架林区联网审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提高了各单位对数字化审计的认识,消除了向审计机关提供电子数据和开放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限制。

2.数字化审计的内部氛围浓厚。《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文件出台后,针对文件中“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的要求,林区审计局组织了广泛的讨论和学习,全局上下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推行数字化审计模式的重要性、迫切性形成了共识,领导高度重视,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3.数字化审计的基本条件具备。为适应数字化审计工作的需要,林区审计局成立了计算机中心,建成了数据分析室,目前已归集财政、社保、住房公积金、地税等行业的数据19.4G,在机构设置、硬件设施、数据积累方面为开展数字化审计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审计队伍建设滞后。一是业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有限,缺乏懂审计业务又懂计算机的人员,目前全局在职在编人员28人,其中专业为计算机1人,通过审计署中级考试只有2人;二是拔尖人才空白,缺乏掌握云计算、数据挖掘、数据展示等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人才,缺乏能够承担系统开发、接口维护、大数据平台搭建等工作的计算机人才;三是思维方式陈旧,缺乏大数据思维方式,在开展工作时,跳不出传统审计的从报表到账薄再到凭证的局限。

2.数字化审计开展方式落后。“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应用存在短板,仍停留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层面。一是数据总体分析不到位,审计组成员按分工或会计年份独自开展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范围较窄、方法简单,多数项目仅分析了财务数据,而且使用的方法只有SQL查询筛选、电子表格排序统计;二是没有开展系统研究,项目结束后没有数字化开展情况的经验总结,审计组对数字化审计的效果反馈较少,数字化审计的方法积累和推广缓慢;三是数字化审计方案与审计实施方案脱节,对项目实施的指导意义不大,如:有的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没反映数字化审计的内容,有的数字化审计方案没有针对实施方案重点内容的数据分析思路和步骤。

3.数字化审计取得的成效不明显。一是数字化审计成果少,除在财政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项目中应用数据筛选、比对取得一定成果外,多数审计成果取得还是通过查凭证、看现场等传统手段;二是审计模型、方法积累少,截止目前只积累了100多个数据分析模型,其中一部分已不适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数据结构;三是业务数据使用率低,和财务数据的普遍使用相比,业务数据大量闲置,使用率有待提高;四是技术创新少,没有数字化审计的亮点做法和创新案例。

(三)主要原因

1.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第三方技术支持与服务,限制了数字化审计能力的提高。一是审计业务骨干年龄结构不合理,提升数字化审计能力的内部力量不足,2018年林区审计进行了项目主审征集制改革,全局共14名主审,年龄在40岁以下的仅有4人,中老年审计人员占比过高,掌握新技术的难度较大。二是缺少第三方技术支持与服务,可以借助的外力有限,和大城市相比林区审计局辖区内没有专业的软件公司和团队,信息系统开发维护、技术咨询的难度大、成本高。

2.工作机制不完善,缺少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限制了数字化审计方式作用的发挥。一是数字化审计工作机制不完善,业务科室和计算中心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审计人员的经验不能转化为数字化审计的模型,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分析脱离实际工作的需要。二是没有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数据分析质量不高,计算机中心在数据、技术上有优势,但不熟悉审计业务,建立的分析模型缺乏针对性和实有性,业务科室有经验、有思路,但独自建模分析能力欠缺,数据分析的广度、深度不够。

3.数据管理不科学,缺少数字化审计平台,限制了数据使用的门槛。一是数据管理不科学,审计业务人员“想用却用不成”数据,为确保数据安全,林区审计局对数据实行了集中存放,但后续整理、加工的深度不够,数据间的联系未被发掘,数据的易用性不高。二是缺少数字化审计平台,审计业务人员“想用却不会用”数据,电子表格、SQLSEVER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功能都有限,ORCAL、SPSS等工具操作复杂多数人员不会使用,没有易用的数字化审计平台,数据的使用率大打折扣。

二、思考:主动作为补短板,把握规律出成果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新形势下,推行数字化审计显得更加迫切。笔者认为数字化审计的各种因素中人是关键、数据是基础、工作机制是保障。要想提高数字化审计水平,只有立足现状主动作为,补齐“人、数据、机制”的短板,把握数字化审计的规律,处理好“人与人”、“人与数据”、“数据与数据”的关系,产生合力,取得成果。

(一)加大培训力度,弥补数字化审计能力短板。一是通过“全员参与、定期开展”的方式,加强信息化基础知识培训,普及电子表格、SQL语言以及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知识,逐步提高全体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二是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介绍的方式,积极开展大数据知识培训,开拓审计人员视野,提升大数据思维能力。三是通过参加中长期培训班方式,培养2至3名技术带头人,填补拨尖人才的空白。

(二)提高数据管理水平,降低数据使用的门槛。一是建立数据目录公开制度,让审计业务人员知道有那些数据可以用,计算机中心每年完成数据采集整理工作后,应制定数据目录并公开,目录半年更新一次。二是建立年度数据采集征求意见制度,让数据管理人员知道需要采集什么数据,在征求业务科室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年度数据采集计划,科室要求采集的数据如无法采集,应书面反馈原因,计划内容应包括采集数据的内容、完成的时间。三是组织力量攻坚,对现有数据梳理现有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数据间联接,避免信孤岛,发挥数据最大作用。四是结合林区审计工作的实际,加工数据标准表,以电子表格或SQLSEVER数据的方式呈现,让数据变得好用。

(三)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审计力量整合和资源共享。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数字化审计制度,进一步明确业务科室和计算机中心在数字化审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即要全员参与,又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二是建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统一负责数据的总体分析工作,人员的选择应包括各种审计业务的骨干和计算机人员,让不同岗位人员的特长都能发挥,形成合力。三是建立共享机制,审计组在项目结束时应将数据应用的思路、方法、成果等情况反馈给计算机中心,由计算机中心整理归纳推广,实现审计方法、模型的共享。

(四)扩展数据采集范围,打好数字化审计创新基础。一是利用外部良好的环境,积极扩展数据积累的广度,如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的自然资源数据,运输、电力、旅游等经济运行数据,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绩效审计等新领域的审计方法创新提供数据支持。二是探索非结构化数据的加工整理,通过积累文本、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为聚簇分析、图斑技术等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打下数据基础。三是用好审计机关内部数据,分析以往的经验和成果,为审计思路的创新提供启发,如将审计报告查出的问题的种类、金额、单位等内容进行整理加工,对比同类问题单位的财务数据,找出相同特点,归纳潜在规律。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