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聚焦“三个加大” 助审计靶向精准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建始县审计局作者:覃业荣点击:590

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总书记的讲话为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我们要深入领会,认真落实,以“三个加大”为靶向,精准发力,精心当好“裁判员”、“安全员”和“督查员”。

一、聚焦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靶向,当好跟踪审计“裁判员”。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经济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其落实情况是跟踪审计的重点靶向。审计尤如“裁判”,要跟踪执法、准确评判。审计人员要研透政策,详审细查,当好“裁判员”,切忌“吹黑哨”、“ 念歪经”,影响大局。 要持续关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立”、“降”各相关政策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到位情况;重点关注培育新动能、淘汰落后产能、扩大有效投资、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要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揭示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除弊端,激发新动能的发展,推动重大政策落地生根;重点揭露经济发展质量低下、目标任务脱离实际、选择性执行政策等突出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是否恰当、政策是否落实、政令是否畅通,审计要“一马当先”。

二、聚焦经济社会运行风险隐患靶向,当好风险预警“安全员”。经济运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存;一时疏忽,后患无穷。越是高质量的发展,越要防范风险隐患。审计要高瞻远瞩,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找出隐患,综合分析,揭示风险,当好社会经济运行的“安全员”,切忌“唱高调”、“讲假话”,释放错误信号。审计人员要以其敏锐的视角最先感受风险,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政府性债务、国有企业等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揭示风险隐患;重点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效,促进健全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防范化解担保链和资金链风险;关注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可能存在政府变相融资的领域,关注地方金融领域风险变化,推动相关风险及时提示、有序释放、稳妥化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经济运行需“保健”,审计监督似“体检”。围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加大各类风险隐患预警力度,当好社会经济运行“安全员”,审计“义不容辞”。

三、聚焦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和资金靶向,当好民生改善“督查员”。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运行“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要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要“动真格”、“出实招”,切忌“喊口号”、“吹牛皮”,哗众取宠,伤害群众。审计工作要突出民生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部署要求,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社保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以推动均衡发展,回应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乡村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民生领域审计,促进国家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地落实,以推动共享发展,解决广大群众生活的“难点”;要更加关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服务的公平合理分配,对以权谋私、群众痛恨的“害群之马”、“腐败蛀虫”要坚决制止、严惩不贷,以推动公平健康发展,解决人民群众心里的“痛点”。审计胜“利剑”,督查惠民生。聚焦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和资金,当好民生改善“督查员”,审计“责无旁贷”。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