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薄改资金”使用及 效益情况的审计思路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2-02-13来源:宜昌西陵区审计局作者:刘震点击:1637开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政策落实审计,对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推动贫困地区扶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近期在某贫困县的审计情况,将“薄改资金使用及效益情况”审计思路总结如下,希望能有所启发:
一、主要做法
“薄改资金”,顾名思义就是全面改善薄弱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是指教学、生活设施条件等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改薄资金包括中央“全面改薄”专项资金、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校舍维修资金、改善特殊地区办学条件资金、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央奖励资金和省级“全面改薄”专项资金等。
(一)全盘打量,整体把握,紧盯超规划建设
对比教育主管部门在审计年限实施的项目与当初省教育厅批复的项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建设规划外项目,超规划面积,超规划金额建设的项目。
省教育厅在2013年对全省23个贫困地区2014-2018年“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建设规划进行了总体批复,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分年度进行项目申报,所申报的项目必须在上述省教育厅批复的项目库中。
根据“薄改资金”组成,向当地教育局计财科收集审计年限所实施的项目一览表,一定要注意项目组成分为以下资金来源,以此次审计为例,项目分别为:2016-2017年校舍维修资金项目,2016-2017年中央薄改专项资金项目,2016-2017年发改资金项目,以上资金来源缺一不可,各审计小组一定不要被当地教育部门误导,认为“薄改资金”只是中央“薄改资金”的项目。
审计组将取得的两个表,一个为省教育厅批复的总项目库表,另一个为当地教育部门实际实施的审计年限项目表,进行大数据“关联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在执行的改薄项目中,有无在规划外建设项目,有无超规划面积建设,超规划金额建设项目,还有无不属于改薄资金支持范围(根据小学和初中学生人数判定)的和不属于改薄项目内的其他项目,如教师周转房和护坎(坡)、围墙、门卫、校园绿化、初中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厕所、锅炉房(开水房)等项目。
(二)突出重点,各个击破,紧盯围标串标行为
在此次审计中,不仅要审查义务教育阶段薄改项目在政策执行方面的情况,更要重点关注建设类、购置类项目程序履行情况,是否存在基本建设程序不到位,有无应公开招标而未招标、提前招标、围标串标等,查处有关人员利用工程发包承建从中捞取好处费、收受贿赂等问题。
将上述中表二:当地教育部门实际实施的审计年限项目表,按项目投资规模进行从大到小排序,结合审计组人员配备情况,突出重点,选取几个重大项目“抽丝剥茧,各个击破”。结合此次审计,建议所有200万以上应公开招标的薄改项目都应作为重点审计对象。
一是审查各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当地发改部门是否对其项目建议书或工可进行了批复,批复时间是否在招标公告日期之前;二是审查各项目的招标资料汇编,重点关注投标单位资质、业绩是否响应了招标文件要求、招标公告与开标时间、评标专家的抽取及组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中标单位上报的项目经理是否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在项目施工期是否存在转注其他施工单位等情况;三是审查各项目投标文件清单组成,所报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是否存在异常相似,对于有效投标仅仅三家就开标的项目要额外重点审查,紧盯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四是审查竣工验收是否按要求进行,竣工资料中是否涉及重大变更,相关程序是否到位,结算审计价格有无超批复10%以上等。
(三)现场踏勘,实地询问,紧盯闲置及改变用途
已完工的项目,要结合现场审计。以乡镇为单位,一个乡镇安排2到3天为宜,实地踏勘“薄改资金”已建成项目。通过现场踏勘,发现部分学生宿舍楼、中学实验楼建成后,整层甚至整栋的闲置,完全违背了上级对“薄改资金”使用的初衷;同时对于“山高路远”的教学点,每个乡镇建议选取2个,通过现场踏勘,发现某个教学点在校仅为3个不到5岁的小朋友,仍投资几十余万元用于新建教学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及闲置;甚至有的地方 “天高皇帝远”,本应是学生宿舍楼,建成后变成了老师居住的周转房。各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下乡镇实地核查,将会有不少收获。
二、审计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一)延伸公司财务账,坐实围标串标
在审计过程中,若发现某个项目涉嫌围标串标行为,一定要延伸审查到该公司的财务账,翻阅该公司在这个项目的银行流水和现金流水。
许多施工老板为了中标,借用几家资质围标串标。中标后,项目工程款到其公司账上后,立马转出到个人;有些地方更有甚者直接将工程款打到个人。
(二)结合发展实际,塑胶跑道建设具体分析
《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管理办法》第二章“资金支持范围”中第八条规定:新建、改建和修缮必要的教育、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农村小学必要的运动场等教学设施。其中明确了不能将“薄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塑胶跑道。但通过调研发现:一是操场在方案设计阶段,家长要求建设塑胶运动场反应强烈;二是项目所在学校的建校规模和基础设施短板状况,确有建设塑胶运动场的需要;三是考虑到部分学校规模较大,土地充足,建设塑胶运动场有利长远发展,避免今后出现“先做后拆,重复投资”的现象。
以上客观原因确实存在,建议以下整改措施:1、对已建成塑胶运动场,后续补充县级资金用以结算塑胶部分,将原用于塑胶运动场部分的资金全部收回,重新安排用于规划内的项目;2、已按塑胶运动场设计还未实施的项目,清查运动场项目设计方案,判定是否确实需要铺设塑胶跑道,对于塑胶跑道部分,用县级配套资金解决,确保“薄改资金”不用于塑胶运动场建设。
(三)引用法规要判断精准,定性准确
在运用定性依据时,要注意审计定性依据的精准性。建议在此次审计的法规引用上,尽量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管理办法》与《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管理办法》为主。
义务教育是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政策进行审计,对促进义务教育政策落实、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审计小组一定要统筹好人员,合理安排时间节点,力争通过此次审计,对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奉献“审计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