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以高质量审计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25来源:湖北审计厅办公室作者:陈俊点击:244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如何担负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摆在审计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深刻把握审计监督定位,充分认识审计监督作用

(一)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要深刻理解经济监督与政治监督的内在逻辑,确保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真正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贯穿审计监督全过程。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稳经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相关政策。通过审计,监督检查这些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揭示和反映执行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和新问题,并从体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推动完善宏观调控;揭露和查处违背国家政策的问题,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保障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精准高效揭示问题。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坚持应审尽审,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如影随形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紧盯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推动规范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紧盯防范化解风险,及时揭示突出问题及潜在风险;紧盯民生改善,确保投入民生项目的资金花得合理合法有效;紧盯规范权力运行和反腐倡廉,有效发挥审计在推进反腐倡廉中的职能作用;紧盯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主动反映和揭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及时处置、彻底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

(三)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审计专司经济监督,有专业优势,能够通过检查发现各部门、各单位及各级政府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的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全面推进各部门、各单位及各级政府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注重推动解决问题,做实研究型审计,做到既能有效发现问题,又能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既能抓早抓小,又能剑指症结。

二、积极研判经济发展形势,理性检视审计现存问题

新时代的好基础好环境为审计事业发展创造了好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高质量审计的要求,当前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的短板、弱项。

(一)理念障碍。少数审计干部思想观念老化,接受新事物不主动,习惯按老套路工作,奉行经验主义、主观主义;思维方式固化,缺乏开放的知识结构和接纳包容的心态,固守传统方式方法和工作模式,导致部分审计干部囿于思维定势,困于路径依赖,严重的甚至是锁定在某一个路径上,难以自拔、不可回头,难以适应高质量审计的要求。理念是先导,理念障碍不清除,审计方向难以精准把握,履行监督职责、做好审计工作也容易有偏差。

(二)制度短板。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缺失,一些制度办法没有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完善,不适应发展变化新形势,还有一些制度零散或者碎片化,缺乏衔接,甚至相互打架。在制度执行环节有章不循、有规不守,或者执行中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统筹难题。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都面临着人手少、任务重的现实困难,破解难题的可行办法是加强统筹整合,通过挖掘潜力、提高效率解决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计划安排的系统性、科学性还不够,总体把握、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全省审计目标任务、时间、人力还不够有力;审计资源配置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还没有真正做到“一盘棋”,统筹优化组织方式仍有很大空间。

(四)支撑不足。目前,金审三期工程系统平台建设已经完成,但深入应用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快推进。省市县审计机关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仍然还不完善,数据库建设和维护、需求引领和技术适配等方面的工作都还比较薄弱。进入新时代,如果信息化基础不牢,大数据就难以为高效审计提供坚实支撑,从长远来看,对审计质效影响很大。

三、坚决扛起新时代使命,全力推进高质量审计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既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好长远,又要重点突破、抓好当前,做好揭示问题的“上半篇文章”与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一)舞好谋划“龙头”。统筹谋划好审计项目计划要高站位、观全局、谋重点,把促进、服务、保障和推动先行区建设作为首要职责。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部署、资金资产资源安全高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聚合审计目标,统筹审计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审计工作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强化系统观念,统筹中央、省、市、县四个层面系统谋划审计项目,结合不同层级的工作重点,满足不同层级的监督需要。加强审计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和审后评估,着力提高项目的宏观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定好实施“脚本”。不断完善审计组织方式,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模块化审计方式,加强审计项目统筹、内容统筹、成果统筹、人力资源统筹等。要大力开展研究型审计,深入研究审计目标,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发展现状、职责履行、项目运行和管理模式等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审计方案,精准指导审计工作。要做好多种审计类型有机结合,加大专项审计调查力度,推行审计标准化作业,细化审计执法流程图,确保审计实施高效有序。

(三)突出成果导向。坚持多维度、多元化开发审计成果,建立科学的审计成果考评和奖惩办法,倒逼产出高质量的审计成果。要整合分析提炼,精准提供有价值、可操作性强的审计意见建议,真正使审计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审计结果与政治生态研判、党管干部、纪检监察、追责问责、政务公开等有效结合,树立审计威信,强化审计权威。建立一体推进审计整改模式,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的贯通协作,实行联合督办、联合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审计成果落到实处。

(四)打造“特种部队”。要恪守审计职权边界,强化审计程序意识,依法履行审计职责,让“特种部队”训练有素、业务精通;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主动加强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让“特种部队”精确制导、兵种协同;要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淬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过硬本领,让“特种部队”作风过硬、敢于亮剑,让清正廉洁成为审计机关的鲜明底色。

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