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坛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漫谈 >> 审计论坛

审计视角下分级诊疗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10来源: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审计局作者:邢松松点击:253

分级诊疗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但审计发现,目前分级诊疗制度的执行落实仍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首诊难以普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普遍认为上级医院诊疗水平较高,从心理上更信任上级医院,更愿意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另外,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为差额拨款单位,营业收入相对较少,设备更新不及时,许多检查项目难以在乡镇级医院完成;而且基层工资偏低,医师晋升渠道有限,造成引来人才难,留住人才也难,人员稳定性不足,整体医疗水平上不去,多方原因导致基层首诊率偏低。

二是向下转诊不容乐观。由于各医疗机构间HIS系统不连通,不支持病历流转,无法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持续全程追踪,不能形成疾病治疗的连续性,患者一旦转院,其治疗信息就会中断,对转诊患者带来不便。而且如果因为医疗机构能力所限,基层医院看不了的病往往会转诊到上级医院,但上级医院很少向下转诊。

三是上下联动不太畅通。医共体内部医保报销目录有差异,存在部分二级医院能报销的慢性病药品,在一级医院无法报销的情况。另外,由于医联体之间诊疗范围不一致,有时向上转诊也存在困难。目前,基层一、二级医院签署的医联体医院大多为单一的专科医院,不具备综合诊疗能力,接收的患者较单一,而基层医院属于综合性医院,包含各病种的患者,两者在患者的病种上呈现出不匹配的情况,导致县级医院的多数患者无法转诊到对应的医联体专科医院。

针对以上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审计建议: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适当增加基层人才招聘计划,设置恰当的基层服务期限,加强人才交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扩宽基层人才晋升渠道。尽快落实乡镇、社区医院公益一类的政治属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淘汰基层医院过时落后的医疗设备,为一级医院注入新鲜血液,畅通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远程诊疗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让群众基层首诊有保障。

二是推动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进一步加强医共体管理,建立医共体内合理的利益分成机制,完善医共体内部药品报销目录,鼓励龙头医院的知名医生在医共体内巡回坐诊,分散龙头医院的病患数量,有序推动建立人、财、物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医共体,提高基层首诊的报销比例,减少基层看病费用,加大宣传,让群众意识到基层医疗资源的提升,愿意就近就医。

三是实行合理的医保报销政策。科学划分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将急重症、疑难手术目录划分给二、三级医院、将慢病、术后恢复及理疗期患者划分到基层医院,在医保报销上进行合理限制,超出诊疗范围的费用不能报销,倒逼二、三级医院向下转诊,各医院间形成功能互补,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找准功能定位,均衡发挥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