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速递 >> 审计资讯

江苏省南京审计:净土有责,审计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1-07-21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作者:姜璇点击:361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土壤污染问题关乎我们每个人能否“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相较于大气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处于“末端污染”,容易积累却又不易发现,长期存在却又不得治理。南京市审计局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指示要求,在省厅统一领导下,从农用地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受污染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和土壤污染预防与保护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审计。

抓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浇灌健康饮食之土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城西的高资镇在20世纪90年代是有名的化工集聚镇,镇上化工企业最多时百余家,这几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调整,化工企业逐步搬迁,镇上留下了大量化工用地。面对这些地块,该镇积极作为,采用异位热脱附、固化稳定化等技术逐步将部分地块进行修复再利用,目前这些地块上已经种上了景观园林等经济植物。

该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谈到,“农用地是农业发展之要、粮食安全之基、农民立命之本,土壤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品质。在污染治理攻坚战计划实行的同时,也需要审计组帮忙‘把脉问诊’”。

重度污染用地有没有得到有效管控?污染农用地治理效果到底怎样?地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审计人员带着这些疑问,利用遥感影像、监测点位图像等数据分析,结合实地走访,审查农用地土壤质量、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等方面,促进被审计单位开展自查自纠。 

图片1.png

图为审计组实地查看农用地分类管控情况

加强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控,铺设安心居住之土

该市化工企业400多家,规模以上占了80%,其中既有在产的,也有已关停等待拆除的。对此,审计组因地制宜,分类核查,针对在产企业,重点检查厂区和周边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及防护措施制度建设等;针对已关停的企业,重点关注其拆除方案及备案手续是否完备,以促进主管部门对重点行业遗留地块实行监管,严防污染物外泄,影响百姓生活安全。

审计组现场负责人说道,“此次除了省厅规定的工作要求外,还特别关注了退出建设用地转为农用地的地块,我们通过卫星影像技术的应用,将其与变更地块、新增耕地等图斑叠加对比筛查疑点,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将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审计工作统筹起来,提高工作实效。”

图片2.png

图为审计组查看化工企业污染防护措施

严格固废危废处理监管,收获绿色发展之土

市生态环境局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危险废弃物的处置是造成土壤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央、省、市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全省通过信息系统对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全市目前危废处理能力建设是否完善?危废监管是否到位?带着这样的疑问,审计组实地察看了江南化工厂、新区固废处置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危废产生、处置单位,重点关注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情况。

大量固体废物长期堆放可能会产生的极大的环境风险,审计组结合12345投诉、环保执法案件、公安执法案件等相关信息,核查了全市危险废弃物、一般工业固废非法倾倒、非法转移以及后续清理和土壤管控情况。

图片3.png

图为审计组现场查看固废填埋场项目

分析审计发现问题原因,提供切实可行之策

审计除了发现问题外,还深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政府土壤监测能力不足。目前该市环境监测站被省级上收后,土壤环境监测能力不足,主要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二是土壤环境管理联动机制不畅。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部门、农业农村局间的协调联动不充分,在土地征收、收回、回购、农用地分类管控等活动中,联动监管机制并未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作为土壤环境联动管理基础的土壤污染信息共建共享推进缓慢。

对此,审计提出:一要履行法定职责,压实治土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下达的土壤污染防治任务,按方案和年度计划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监管执法,加大土壤保护违法问题处理处罚力度。二要加强涉土壤污染管控部门联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联络小组涉及的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17个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相关方案制度,完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畅通土壤污染管控渠道。三要打通部门“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