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创新审计模式护航盐碱地项目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2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审计局作者:佚名点击:15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是重要的潜在耕地资源,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是第一批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的试点县区之一。为提升盐碱地项目审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确保国家投入资金真正转化为耕地质量提升和生态效益,利津县审计局在项目跟踪审计中通过模式创新、手段创新、纵深整改,护航盐碱地项目高质量发展。
一是监督模式提档升级。建立“审巡纪”监督联动机制,推动“政治体检”和“经济体检”同题共答,实现“六统一”同轴共转,即统一组建队伍、统一制定方案、统一现场进驻、统一实施监督、统一会商研判、统一运用成果。“审巡纪”联动监督已会商研判4次,召开联合反馈会议2次,截至目前发现设计图纸原始标高与实际不符、设计预算工程量不实、多计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和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等问题31个,节约财政资金1403万元。
二是技术手段创新突破。创新运用“BIGEMAP卫星地图+矢量图”手段,实现“精准导航”,解决工程审计现场效率低难题。运用“微信群+今日相机”模式,实现参建单位资料实时共享,破解沟通壁垒与审计滞后问题。运用“无人机+GPS”、“管道内窥镜”等技术,对49222亩盐碱地项目进行“CT扫描”,抽检57万米排碱管,发现回填土方量不实、排水工程未按设计方案施工等问题,解决高温、地形、人力等限制难题,提升效率与监督深度。
三是审计整改纵深发力。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剖析根源,及时向被审计单位下达跟踪审计意见书20份,提出审计建议20条,建立台账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定期通报整改进度。被审计单位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已调减工程造价441.82万元,推动建立了《工程成本控制》《项目资金绩效评价》《项目后期管护利用办法》等制度,推动盐碱地治理“短期工程”转向“长效治理”。
上一篇: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审计局关注固定资产管理 助力国有资产高效利用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