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07 21:05:23|人气:193次|关键字:
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官网近日发布的公报,全球日平均气温已连续第二天打破单日最高纪录。高温正在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气象组织今年1月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澳大利亚《对话》杂志报道称,2024年,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经历了创纪录的高温。在墨西哥和中美洲...
-
2024-08-06 10:56:33|人气:173次|关键字:
2024年巴黎奥运会组织者推出多项举措,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如奥运村采用可回收床、太阳能供电等。此外,提升素食供应比例也是一大亮点。巴黎奥运村主餐厅包含6个就餐区,每天提供约50道菜品,其中一半是素食。有网友提出,吃素会不会让人缺乏能量?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素食指不包含畜、禽、鱼、虾等动物性食物的膳食...
-
2024-08-05 14:43:21|人气:199次|关键字:
当热浪席卷大地,时节也步入四季中最为炽烈的篇章——“三伏”。万物如何在这极致的炎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古人的降“伏”之道给予我们无限的启发。“三伏”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国“三伏”源自古人对天文气象的精密观测与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按照“干支纪日法”来确定。一般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
-
2024-08-02 19:05:23|人气:193次|关键字: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引百病。湿气重的表现有:大便不成形、排便黏腻且多便、身体困重、头发油腻、疲倦无力、舌头边缘犹如锯齿一般,遇到阴天下雨,上述症状还会加重。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造成湿气重,又该如何祛湿?缺觉。中医认为,缺觉十分容易伤脾,熬夜后所表现出的乏力、无神、肢体困重通常都是脾虚的典型症...
-
2024-07-30 21:30:12|人气:6657次|关键字: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李付根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三伏天酷热难当,人体出汗较多,易有烦渴、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此时通过合理饮养生茶,有助于安然度夏。(海报制作:实习生李思妍)...
-
2024-07-29 20:42:47|人气:188次|关键字:
最近,中国电影市场有点火!许多影片都不约而同选在暑期档上映。央视新闻也准备了一份超全的【暑期档片单】,题材各异,供你选择:热!热!热!暑期档佳片来袭在已经上映的暑期档电影里,《头脑特工队2》引发了许多人的强烈共鸣,在这部续作里,主人公莱莉在进入青春期后,增加了4个新的主情绪:焦虑(焦焦)、尴尬(尬尬)、羡慕(慕慕)和无聊...
-
2024-07-05 23:54:30|人气:162次|关键字:
近期多地强降雨,空气湿度增加,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徐福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湿气不除,到了冬季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疾病,例如胃肠不适,容易出现腹痛、腹泻,以及呼吸系统的疾病等。徐福平介绍,中医将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
-
2024-07-04 15:42:46|人气:153次|关键字: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人们知道水果、蔬菜和谷物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对人类肠道乃至整个身体的健康都非常有益,但其原理是什么呢?来自丹麦技术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揭示,膳食纤维能影响结肠内细菌的行为,从而增加体内的有益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微生物学》上。人们肠道内有多种不同类型的...
-
2024-07-03 14:35:57|人气:160次|关键字:
高温天气,人体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毛孔扩张、出汗增多,此时若过度贪凉或忽冷忽热,极容易导致夏季感冒,即大家俗称的“热伤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主任医师韩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热伤风属于风热感冒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此外,还常常伴有消化...
-
2024-07-02 05:29:21|人气:157次|关键字:
室内光线环境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息息相关。记者从国家疾控局了解到:我国将对全国托育机构、幼儿园及学校的直接天然采光、窗地面积比、照度等情况进行抽检,保障儿童青少年在教室等室内的“光环境健康”。为何抽检?——室内采光照明对预防近视很重要。学校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场所。当儿童青少年在不合格采光照明环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