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我从山中来

发布时间:2021-05-10来源:湖北省宜昌市审计局作者:郑婉婷点击:485

我生于沮漳河畔,古城当阳,从小心中便想着像父母长辈那样,守着这座小城安稳度日。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我来到昭君故里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一待就是十年,青春年华倾注于此,它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直到我离开时,方才感受到兴山对我的意义,也才开始审视我与它之间那深厚的情谊。

初进山时

那是2010年,为了相见一位远方的朋友,我辗转6个多小时的车程从老家当阳来到兴山,平原出生的我第一次见到了大山,心中激动万分。到了新县城古夫镇,我不禁感叹,这儿不就是课本中《桃花源记》描述的景象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县城不大,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这里的一切井然有序。县城群山环绕,路边绿树成荫,深吸一口气,似山之清甜,令人心旷神怡。夜晚绕着县城转一圈,亮化灯装饰着的小城流光溢彩,河边散步的人群闲情惬意,时间到这里仿佛都变慢了,慢到没有行色匆匆的路人,没有飞驰的车辆,慢到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尝美食,去享受生活的乐趣。初见,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舒坦,仿佛身处温柔梦乡,清风细语,不用担心外界叨扰。

后来大学时期我每年都会去兴山,远离大都市的喧嚣,去山中寻找宁静。途径界岭,停下来休憩片刻,尝一口路边农家的炕洋芋,觅两眼自家打的“山货”,倒也不觉得路途无趣。

四季之中,我最喜欢兴山的秋和冬。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丰邑大道上落满地的银杏叶,我总要来来回回走上好几遍。冬天的山,银装素裹,偶尔露出一点绿,是童话世界般的浪漫,在这里不用特意外出赏雪,坐在家中阳台上远眺,就能看见山间白雪皑皑。四年光景,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座小城。

长于山中

2014年我通过招考进入兴山县黄粮镇工作,那是海拔近千米的半高山乡镇。家人送我去兴山,宜巴高速兴山段尚未全面通车,下了高速又上山路,妈妈的身体一时难以适应,叹着气对我说:“别人都是往大城市去,你倒好,平原的丫头偏偏往山里走。”我宽慰她:“看多了平原风光,换一幅山景欣赏也是乐趣呀!等这段路走完,到了县城又是一番天地,山清水秀,环境非常好。”远离家乡,又无亲故,自我成年后第一次见妈妈流了泪。好在之前经常来兴山,我对这里的环境很快适应,习惯了跟着村里的老同志坐摩托车进村入户,习惯了“山上皑皑霜雪,山下桃红李白”的气候差异,习惯了食堂的兴山特色菜“懒豆腐”、眉豆、炕洋芋……下班后,和同事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四季农作物生长。冬天,成群结伴围着火炉快意闲谈,同事们经常调侃我,当阳话里夹带着兴山口音。那是一段我最怀念的时光,青春年华与山为伴,在黄粮镇的日子让我觉得心境真正的沉淀下来了。

后来,我调到县城工作,成了家,爱人常年出差在外,我便与公婆一起生活,他们说:“你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宝贝,我们做大人的会把你当自己姑娘待,不用分彼此”,事实也确实如此。婆婆性情沉稳,心细如尘,公公思维活跃,做事雷厉风行。他俩相敬如宾,待人处事备受称颂,在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影响了我许多。他们不仅是与我朝夕相处的家人,亦是照亮我成长路上的那盏明灯。

在县里工作的日子,我经常跟着同事“上山下乡”,对兴山县情的了解更胜于自己的家乡,也亲眼见证了兴山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进出“一条路”,到宜巴高速兴山段的全面贯通,行驶在“中国最美水上公路”上,看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如梦如画,郑万高铁工地如火如荼,它的修建将彻底打开兴山“山门”,让山里人可以快速抵达南北西东。从最初人们的“不想来”,到乡村振兴、全域旅游遍地开花,“中国最美乡村”昭君村、昭君别院、朝天吼漂流等景区客满为患,兴山一跃成为“湖北旅游强县”。而我也从桃李年华到而立之年,褪去一身稚气,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大人”。

再见乡山

2020年,我通过遴选来到宜昌市审计局工作,成为一名审计新兵。离开兴山时,心中如当初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那般心情,我如幼苗,它似沃土,培育着我的成长,而我的根也早已扎向地底。近期,我回到兴山,亲朋好友待我如“客”一般,关切地问我:“下次什么时候再回来?”“能去市里工作真好!这儿是你的婆家,也是你的娘家。”临走前,婆婆又给我捎上了蔬菜瓜果,塞满了后备箱,装满了他们沉甸甸的爱。

最近追起了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剧中王漫妮从上海回到小镇,看到小镇的人情味儿和烟火气息,我脑海中也立刻浮现出在兴山时的场景。十年,我与兴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我得到了成长历练,组建了家庭,收获了幸福,结交了挚友良朋……这里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无论我走到哪里,在兴山的这一段历程都将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现在每天走路上下班,看着路上车水马龙,我时常会想起那年在黄粮工作时,抬起头来看到高耸入云的大山,静谧、威严。人们常说,山里的人是淳朴的,因为大山用自己默默地坚守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并也将和大山一样,带着内心的那份坚守,永葆初心。



上一篇:扶贫组诗

下一篇:父亲那一箱荣誉证书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