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审计浅谈
发布时间:2021-03-16来源: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审计局作者:王寒逸点击:443雨天,我喜欢雨天。
天际一片灰蒙,云霭沉沉欲坠,眼前这个平日里熟悉的城市模糊其中,而我,听这不为瓦全的风,如一阙苍凉激壮的劲歌,瞧这宁为玉碎的雨,似一离合凝重的短韵。千百年的风雨恍惚交错,洗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在时间上远离,在空间上因眼前的景象被拉近,我不禁思索起江山代有才人这句话。那我?如何?从我2012年入审计,我未曾认真去思考过让自己日日手忙的工作,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剖析我的旧梦,到寻找新的出路上来,我发现,工作中,大概也有个一以贯之的东西。
首先,是审计前实践。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审计实践是认识审计事物的基础,是正确、科学判断审计实务的前提。在每一次审计之前,我都会对审计对象的管理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做一些层次性的调查,这样一来,我的审计工作不会流于盲目、不会流于片面,在宏观把握的前提下,我就能够较为快速地深挖矛盾,迅捷揪其根源。通过审前实践调查,不但我的审计效率日益提高,我的审计敏锐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其次,是审计中创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深层禀赋,我们在审计工作中要根据审计任务的需要,适时创新。一般来讲,我在工作中的创新分为三种,第一种便是审计思维上的创新,没有思维上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上的创新,保持思维上的发散,站在审计问题之外来看审计,比方说以哲学的观念来看经济责任审计,跳脱局中之人的困囿。第二是审计方法上的创新,不能死抠审计教条,将审计实践问题过于理论化,或者不循审计章法,将审计简单问题过于复杂化。要在取舍之间均衡有度,遵循章法是创新,不循章法也是创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允许非理性审计、允许非逻辑审计,观念到位才可促成理性审计结果。第三便是审计工具的创新,除了常用的审计作业工具,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安全、可靠、高效的工具,丰富我们解决处理以及分析数据的手段。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明法审数”。“明法”,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我们必须要将审计工作的法度依据烂熟于心,并时刻敦促自己守法、敬法、护法,审计工作的执行不可有雷池之越,不可有“让列宁同志先走”的特权之想,全力做到不僭越、不徇私、不贪赃……朝夕惕厉,警备诫惧,不敢稍有懈怠。“审数”,也就是说,我们在从事审计工作之前,必须熟悉、清楚国家财政的收支实际情况,据此,我们可以进行财政收支的具体审查考核,防止一些不明就里的不法行为或者责任性差错地发生。
自大禹于会稽山执防风氏“杀而勠之”以来,审计有四千余年光辉里程。当下,审计工作对于党和政府修明国政、兴利革弊、稳固财政经济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我在触摸自己旧有的审计模式之后,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上,当抱以雷锋同志的螺丝钉精神,在继往开来的审计事业上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求有功于民,但求无愧于心。
愿与诸君共勉!
上一篇:十年•我与审计并肩同行
下一篇:追寻红色记忆 不负审计韶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