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种一粒“早”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0-06-24来源:福建省审计厅作者:王红波点击:536

    孩子十多岁了,学习做事有些拖沓。一日,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我和他谈起了关于“早”的那些事。            

  鸡叫三遍,就是上学时间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的小学教育还是一天三趟,早上两节课,一般是语文、数学,因为要回家吃早饭,所以孩子们起床特别早。 

  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冻、大雪漫天,学校在离家5公里远的地方,从6岁读学前班起,就没有接送。母亲只管吃饱穿暖,其他都是自己的事,即使6岁的孩子也是如此。 

  改革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蓄势待发,各种条件远不比现在。谁手腕上有一块蝴蝶牌机械手表,看到有人过来,一定要挽起袖管,看看时间。 

  母亲养了几只鸡,只有一只是公的,为了打鸣,其它都是母鸡,因为可以下蛋,换钱贴补家用,那时一个鸡蛋卖一毛钱。 

  父亲在外做工,一个月收入不过百元,记忆中只有过年我才能看到父亲。家里没有钟表,唯一的一块是父亲手腕上的电子表,但他出门在外,带走了。 

  这时,勤劳的公鸡就成了我唯一的“起床号音”。母亲特别“疼爱”公鸡,每次喂食总是先挑最好的喂它。公鸡似乎懂得感恩,每天按时打鸣,“尽职尽责”。鸡叫三遍,就是我起床上学时间,母亲早已算准。 

  凡事总有例外。农历十五,月亮正圆,月色把大地点的透亮。那晚天空晴朗,虽是冬季,整个夜晚如同白昼。公鸡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但它却“糊涂了”。 

  “快!快!快!该起床了,鸡都叫三遍了”,母亲把我叫起来。我正睡得稀里糊涂,像往常一样,自己穿衣洗漱,背起书包,装两冰冷的馒头,出了家门。 

  童年时代是快乐的,除了读书,似乎无忧无虑,那是正上小学二年级,8岁。 

  我上学以后,母亲按照往常习惯,要再睡一会,然后起来打扫庭院卫生,准备一天农事,给我做早饭,这次也一样。 

  母亲起来了,月色正美。她很利索的打扫完庭院卫生,但村庄却静的出奇,这明显区别于往常。 

  严冬季节,母亲在院子里搓手跺脚,给身体增加热量。“不对!今天是不是农历十五啊”,她赶紧跑回房间看看贴在墙上印有日历的画报。 

  当母亲喘着粗气把我从梦中叫醒,我已躲在校门口角落睡着了。气温零下,棉帽上早已挂满了冰凌。母亲把棉被带来了,因为家里没有大衣。 

  她紧紧的搂着我,母子俩蜷缩在校门口一直到早上六点。偎依在母亲怀抱,我似乎听到了她的啜泣声,但声音不大。 

  这个从四川远嫁陕西的女人,在父亲常年不在的情况下,倔犟地生活着。 

  自那次以后,母亲咬咬呀、狠狠心,将几只鸡装上板车推到集市卖掉,到百货商场换回一只钟表。 

  从童年起,我对“早”的记忆是深刻的,生怕母亲因为公鸡胡乱打鸣而叫错了点。            

  早,是对时间金子般的呵护     

  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求学时,一日因给父亲买药而迟到。老师很生气,狠狠批评了一顿。鲁迅听了,不做任何辩解,用点头回应老师批评,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第二天,他早早地来到学校,并在书桌的右上角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 

  鲁迅一生惜时如金,坚持“时时早,事事早”。 

  时间老人是公平的,从不给予谁多,也不给予谁少。有人用时间成就了自我,有的却在岁月里烧焦了生命。世界读书日期间,《人民日报》官方公众号坦言,你只是看起来爱读书。一语戳中痛点,文末留言无数。 

  从小艰苦的生活环境,在我心里早早埋下了“早”的种子。新兵连生活,大家最怕的就是紧急集合,半夜迷迷糊糊,一阵急促的哨音响起,列装整齐,接受检查。有的战友由于散漫,没有尽早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集合时丢三落四乃是常事。而我懂得,睡前熟记衣物鞋袜摆放位置,一有情况,一抓就来。军人的闻令而动不是挂在嘴边,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养成,而我的秘诀就是一个“早”字。 

  每年休假时,绝大多数战友用来游山玩水,这也情有可原,因为部队苦累,放松放松也是常理。 

  该我休假了,妻子上班,孩子上学,一个人在家百无聊赖,也不想出去走走。就这样“干耗”吗?考虑到工作需要,我报名了平面设计培训班,一个来月,就像小学生一样,虚心向培训师求教学习,最后拿到了技术资格证。这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大作用,包括转业以后。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绝大多数人居家隔离,相对往日的生活,大家有了大把的时间。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调侃,终于等到躺着也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引来众人围观,笑声一片。 

  有人当起了真正的“宅男”、“宅女”,吃了睡,睡了吃,好不惬意。但也有一部分人,抓住了这段“难得”的居家时光,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因为花开疫散再出发时,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里面感叹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岁月的长河中,有人感叹时间的短暂,生命的有限,有人却责怪岁月太过漫长,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新兵训练结束后分配到草原五班。几个看护部队输油管道的老兵加上许三多,组成了这群看不到日子,没有“希望”的集体。 

  生性木讷的许三多没有被这帮老兵同化,每日严格落实部队工作生活制度,看起来和懒散惯了的老兵们,显的“另类”,显得格格不入。 

  当他愉快的接受班长“命令”,四处捡来石子修路时,老兵们对他的嘲讽更是达到极致。 

  所谓物极必反。五班班长开口了,你们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 

  路修成了,许三多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他的那句车轱辘话,人要好好的活着,好好的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曾经震撼了多少人。 

  钢七连解散后,同样的优秀的主人公成长说,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颗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惜时如金的人,终归拉宽生命的长度,达到自己生命的高度。                 

  今日事,今日毕源于“早”    

  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耶曼逊说,昨天不能换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平时生活中,包括职场,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做事拖拉,不紧不慢,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这里面不乏胸有成竹,才能卓越之辈,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待完成期限来临,自然以保质保量让上级刮目相看。 

  但绝大多数还是普通人,工作完成质效离不开时间保证。就是那些看似拖拉让领导刮目相看之人,也是源于之前的积累和历练。 

  看到孩子每晚凌晨一点伏案“熬油”,我实在担心他的身体,也对明日是否有精力听课感到焦虑。本以为是课业太重,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后来慢慢发现,孩子做事拖拉是根本原因。每日放学以后,晚上八、九点本是完成家庭作业的黄金时间,而他却无所事事,这翻翻、那看看,心里没计划,行动无节奏。 

  当拖拉成为习惯,内心则变成一种自然。很显然,这种自然对人的成长是百害而无益的。        

  有人专门对“拖拉”进行了研究,造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包括担心、自责、太过执着、自我封闭以及惰性。 

  当然,现实生活中,万千景象,情况不一。 

  转业以后,我延续了在部队养成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准确的说,是从小在内心埋下的“早”的种子,凡事想在前、干在前,不推脱、不拖拉,深知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 

  一次和几个友人泡茶聊天时,时间已至晚上十点。突然一朋友拍起了脑门,“啊!光顾着泡茶,这么重要的事给忘记了”,随即起身开门而去。一起的友人劝道,明天再做啊。他留下一句,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他是做外贸生意的,事业干得很好。 

  周恩来总理是雷厉风行的典范,放到案头待批阅的文件从不过夜,即使身患重病坐在病床上亦是如此。有一次开会因接见外宾等原因迟到而深深自责。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其说,今天该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如何改掉拖拉的坏习惯,让今日事,今日毕成为自然,或许,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没有药到病处,仅有因材施教为。但是我想,为自己、为孩子在内心早早种下一颗“早”的种子乃是根本。



上一篇:我的父亲

下一篇:端午怀古(诗歌)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