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母亲·纺车·织布机

发布时间:2022-06-08来源:湖北省咸宁市审计局作者:陈鸿衍点击:410

窗外的月光悄悄的挤进了房间,伴随着月光还有远处“呱呱”的蛙鸣,仿佛又听到了一直沉淀在内心深处那“嗡儿嗡儿”的纺车声……

记忆中的母亲好像从来没有休息过,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即便是下雨的日子,也总会盘腿坐在堂屋的门口对着光缝缝补补。

那时候,父亲经常不在家,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兄妹7个,纺线织布成为母亲日常生活中最重要工作之一。白天,母亲忙地里的活儿,晚上吃过晚饭,就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坐在纺车前开始纺线。母亲用的纺车是姥姥送给妈妈的嫁妆。纺线前,她要把棉花搓成细细的棉花卷儿,用一根高粱箭杆儿,把大捆的棉花撕成巴掌大小的棉花块儿,然后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搓棉花,一会儿摆在她面前的就是小山似的一大堆棉花卷,纺线开始了,扬手,放手,拉线,缠锭,母亲好像弹奏着一件乐器,轻松自如,声音、节奏那样悦耳协调,棉花卷儿经过拉伸,变成洁白的棉线,缠绕在锭子上,每缠满大约4两左右的棉线后,就从纺车上卸下来,再换个空锭子,继续纺,继续缠,如此循环往复。我则坐在旁边一边给她递棉花卷,一边看她纺棉花,经常递着递着就睡着了。

纺的线够织布了,母亲就会带上纺好的线到姥姥家去织布。本来织布机也是姥姥要送给妈妈做嫁妆的,无奈我家没地方放。每次看到母亲织布感觉在做“全身运动”,双手、双脚分工负责,两脚踏在两个踏板上,交替踩着踏板,上下错开形成一道可以穿梭的缝隙。双脚负责经线分层,双手负责掌握纬线的穿行和机杼,左手和右手交递让带线的梭子,如同欢快的游鱼在母亲双手的掌控下来回游动,“唧唧复唧唧的”声音不绝于耳。母亲在织布机上辛勤地劳作,厚厚的线轴慢慢变薄,轴上的棉布慢慢增加,当轴上的线全部变成洁白的布匹,长长的布匹从织布机上卷下来,母亲用手揉揉困倦的双眼,来不及休息就又匆匆地回家。

“谁--染布--”,母亲听到村里有这样的叫喊声,就会拿上家里织好的布去染。染好布,就开始为我们准备衣服了,大孩子用多少布,小孩子用多少,她心里有数,每次剪裁,几乎一剪子就成,夏天,我们穿上洁白的粗布汗衫,蓝色的裤子;秋天,我们穿上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春节,我们穿上制服式儿的棉袄,新里儿新面儿的棉裤,条绒千层底棉鞋,走在村里,村里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夸母亲说,人家那么多孩子,穿的都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在那个贫困、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母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支撑着全家人的吃穿,把我们一个个抚养成人!

悠悠岁月,匆匆时光。纺车、织布机伴随着母亲日落月升。纺睡了多少个苦涩的黄昏,纺醒多少个日出的黎明。从隆冬纺到春暖花开,从炎夏织到秋风瑟瑟,将无数艰难的日子,织得又香又甜,织得五彩斑斓。织得太阳忘记了落山,织得月亮夜夜高悬。

可叹的是,母亲早已离我而去,家里的纺织车已不知失落到何方,整个村庄再也找不到一架织布机;欣慰的是,家里的柜子里还收藏有几条粗布单子。抽空取来,铺在床上,重拾当年的记忆,体味母亲的温暖,在梦里和母亲诉说家长里短……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