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引领 湖南邵阳为贫困残疾人打通“最稳”脱贫路
发布时间:2020-10-22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作者:薄晨棣点击:930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 (薄晨棣)10月,寒露已过,深秋的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天气已有些转凉,但鸿远残疾人集中就业示范基地里工人们的工作热情丝毫未减。厂区内,残疾员工李岁玉拄着双拐,走出车间歇息透气。
今年50岁的李岁玉,是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5年前,他靠打零工谋生,补鞋子、修单车、缝衣服......月收入不到200元,生活困窘。2005年通过当地残联推荐到鸿远金属加工有限公司从事分选工作,自此一干就是15年。如今,李岁玉已是24名职工的“班长”,月收入近3000元。“作为班长,一定要保障我管理的员工们在工作时的安全。”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他显得满足而自信。
贫困残疾人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高,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增加就业是最有效直接的脱贫方式。邵阳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67949人,是湖南省贫困残疾人口最多的市(州)。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市将残疾人脱贫攻坚纳入全市脱贫攻坚一揽子计划,同部署、同落实。“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已全部清零,已实现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贫困残疾家庭就业保障全覆盖。”
鸿远残疾人集中就业示范基地厂房内工人正在工作 (薄晨棣 摄)
措施聚力 保障残疾人就业脱贫
就业稳,收入就能增,脱贫就更有底气。中国残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城乡就业残疾人30万左右,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更加殷实、更有尊严的生活。
石勇是邵阳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因为幼时的一次摔伤,石勇的双腿逐渐萎缩,如今靠双手拄着板凳行走。过去,他赚钱养家的途径是开改装的三轮摩托车“慢慢游”拉客,危险又没保障。
四年前,经当地残联推荐,石勇被邵阳口味王公司聘用。考虑到石勇的身体状况,公司将其安排在给槟榔去芯的岗位上。“现在每个月工资有4000元左右,公司还免费给我们购买五险,这里离家也近,上班开车不到10分钟。”
邵阳口味王公司的员工正在给槟榔去芯 (薄晨棣 摄)
记者获悉,石勇所在的公司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招聘时优先录取残疾人、贫困人员及其家属。目前,该公司有员工5000余人,其中残疾员工56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9人。
这也是邵阳市坚持政策扶持和保障措施相协调,保障贫困残疾人就业的一个缩影。邵阳市残联副理事长谢涵介绍,近年来,该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意见》、《决战残疾人脱贫攻坚 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政策措施十六条》等文件,从就业、创业等方面,对残疾人予以政策上的关爱和扶持;组织全市用工企业开展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开发就业岗位;对于就业困难的零就业家庭,设置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措施聚力,推动残疾人就业。
扶持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在邵阳,扶贫产业正拔节生长,为贫困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自主创业提供平台。
邵阳市邵东市牛马司镇虎形山村,由残疾人刘红辉创办的被服加工厂,因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在当地“小有名气”。据刘红辉介绍,公司现有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员工35人,超过员工总数的一半,年均收入超过3万元,均通过就业实现了脱贫。同时,公司还带动3户残疾贫困家庭创业,年均收入8万元以上。
今年34岁的李晓斌是受益人之一。五年前李晓斌因车祸致残并负债,刘红辉用自己的创业经历鼓励他打起精神,并出资为他开设了一家爱心店铺,手把手教他卖货技巧。当年,李晓斌赚到了车祸后的“第一桶金”。随后,在刘红辉的帮扶下,他又开了第二家店。“从负债到现在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这样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 李晓斌激动地说。
同样在邵东,团山镇光冲村的柚子种植基地里,走过一段小山坡,映入眼帘的一排排柚子树上结着果,几位残疾人在树丛中忙着护理、采摘。基地外,山脚下的扶贫车间鞋厂中,残疾人员工正有条不紊地加工鞋面。
团山镇光冲村的柚子种植基地 (薄晨棣 摄)
据了解,光冲村把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引进多个集体产业项目,将就业政策向残疾人倾斜,优先安排残疾人务工。其中,扶贫车间鞋厂解决了光冲村及邻村10多名残疾人就业,柚子基地共为5名残疾人安排了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工作岗位,让残疾人“上班就在家门口”。
输血和造血双向驱动,让残疾人脱贫更有保障。龚文密表示,近年来,邵阳市投入涉残产业扶贫资金3721万元,将10300人纳入“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将1445人纳入“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计划”,扶贫车间带动1365名贫困残疾人就业。
途径多样 助推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
确保残疾人脱贫解困,事关全面小康的成色。在未脱贫的贫困残疾人家庭中,贫困重度残疾人支出大、收入少,往往还会捆绑家庭劳动力,生活十分艰难。因此,让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的照料,是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脱贫问题的关键。
“我在这里过得挺开心,比刚来的时候胖了16斤呢!”记者在邵阳市邵阳县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采访邓利民时,他正坐在轮椅上利落地折着红包。这是该中心的就业扶贫车间为他提供的一份工作,每个月,通过这份工作,他能赚得1000多元。
曾经,因为遭遇一场车祸,邓利民成了重度残疾人,生活起居都需要妻子照护。1年前,经当地残联介绍,他住进了托养中心。在这里,生活起居有人照料,心理有医护人员疏导,妻子能“放手”出门务工,自己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赚钱,不再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拖累”。
邵阳县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内,有残疾人在健身区活动 (薄晨棣 摄)
该托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入托残疾人在这里残有所养,同时生活得有尊严,中心专门为残疾人开辟了就业平台,让入托残疾人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有1000-2500元不等的收入。
据了解,邵阳县充分发挥托养康复机构的作用,尽力满足有需求的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通过托养服务,全县解脱劳动力350余人,直接增收1000余万元。
谢涵介绍,目前,邵阳市已建立托养服务机构20家,共为10290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今年6月,邵阳市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全市由残联或残联和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实施的政策或项目,包括就业创业扶持、托养、照护服务、康复、无障碍改造等10多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查漏补缺,确保贫困残疾人每人平均享受三项以上帮扶政策,有力推动了残疾人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
(责编:申亚欣)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