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探索建立审计整改闭环管理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2-04-07来源:福建省审计厅作者:陈良发 张兴贵 彭明远点击:663如何做好审计整改这后半篇文章,成为近年来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课题,南平市审计局经过探索实践,形成以推动审计发现问题长效整改为目标,着力夯实审计整改基础,将促整改贯穿审计全过程,分类施策促难点问题整改为主要举措的审计整改闭环管理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审计整改工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率大幅提高。2021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当年整改率达到95.36%,202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率达到97.7%,2016至201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遗留的15项整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落实。主要做法:
一、着力夯实审计整改基础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审计需要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长效整改更需要被审计单位的主动落实。只有高质量、实事求是的审计结果,才能为被审计单位认可接受,审计查出问题才能得到主动落实长效整改。因此,市审计局着力更新理念、提高站位、狠抓质量,加强研究,夯实审计查出问题长效整改的基础。
(一)更新审计整改理念。提出审计查出问题没有得到长效整改这个“1”, 审计揭示再多的问题也都将是“0”的审计整改工作理念。纠正普遍存在的 “重审计、轻整改”、“审计整改是被审计单位的事”的错误观念,让审计人员理解做好整改这后半篇文章的意义与重要性。还在审计署提出的“审、说、写”三个能力的基础上,增加“督”的能力,要求审计人员还要善于督促审计查出问题的长效整改。
(二)提升审计项目质量。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中,要站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站位于推动审计对象单位治理效能提升,通过提高站位,提升审计服务意识,促进审计与被审计目标的统一,消除审计与被审计间的对立关系,调动被审计单位整改的主动性,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开展“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以过硬的审计质量,实事求是的定性处理,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审计建议,为审计决定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长效整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推进审计调查研究。针对审计意见、建议的可行性较差,操作性不强,被审计单位采纳率不高的问题。认真落实审计署“研究型审计”的意见,重视研究型审计作风的培养,要求审计人员“先当学生、当好学生”,在审计中虚心向被审计单位了解、学习行业规定,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深入调查研究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尤其是在涉及体制机制、政策缺陷问题上要与被审计单位形成共识,达到“再当先生、当好先生”的目标,提出的审计建议才能切中要点,为被审计单位采纳接受。
二、将促整改贯穿审计全过程
审计整改情况调研发现,仍有部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存在消极应付被动心态,审计整改只停留在面上,治标多治本少,屡审屡犯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以新的违规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为防止虚假整改、违规整改,促进审计查出问题规范整改、长效整改,市审计局修订了《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办法》,提出“两单三改”即整改责任清单、整改情况清单,审中边审边改,审后指导整改,难点问题联动督促整改,把审计整改工作贯穿于审计监督全过程。
(一)边审计边督促整改。结合 “三提三效” 在审计监督中的落实活动,强化审计整改落实力度,提升审计整改的效率,对审计发现的能及时改进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即指导被审计单位整改纠正,保证审计整改的及时性。从2021年度市审计局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整改情况看,占比60%的问题在审中得到了整改落实,也大大减轻了后续整改督促的工作量。
(二)审后靠前指导整改。市审计局改变审计报告发出后坐等被审计单位整改报告的做法,要求审计组在整改期满前,主动上门靠前督促指导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如在某医院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发出后,审计组即同步指导医院拟定《整改方案》、编制《整改责任清单》,逐项明确整改要求、逐条落实到人,受邀参加医院整改研讨会,靠前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医院审计整改,审计查出的102项问题在3个月的整改期限内,完成了97项问题的整改,完善了24项内部管理制度,有关药品采购、医疗收费等4项审计建议均被采纳。靠前督促指导还保证了审计整改不偏离目标要求,防止虚假整改、违规整改的发生,切实帮助被审计单位从体制机制上长效整改。
(三)多措保障整改督促。一是整合审计力量资源。人手少任务重、重审计轻整改是基层审计机关的通病,市审计局通过突出重点科学安排年度计划,限时办结加强审计项目进度管理,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提高审计工作绩效等举措,保证了审计整改督促力量资源。二是落实“两单”管理。严格实行《审计查出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情况清单》为基础的整改台账挂账销号动态管理,每半年定期对未整改事项进行一次持续跟踪督促检查,对未整改事项进行动态管理,保证挂账销号制度的落实。三是保障整改质量。增加对整改情况的复核审理程序,严把整改认定关;每年度开展一次审计整改“回头看” ,防止已整改问题反弹;还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作为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重要指标。
三、分类施策促难点问题整改
对整改期满未整改、或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市审计局区分主、客观原因区别对待、分类施策。对受客观因素限制未整改的难点问题,主动提供指导帮助,与整改责任单位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对整改中存在的不作为,拖延整改、虚假整改等主观原因导致的整改不力问题,通过“三函两会”即风险预警函(报告)、协助督促整改函、结果应用提示函,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审计整改约谈会督促整改。
(一)重视审计预警作用发挥。具体从规范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入手,定期向党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不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送审计要情,发挥好审计预警作用,推进审计查出问题在机制、体制层面长效整改。一年来,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就经济责任审计、国有企业审计、政府投资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整改情况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审计要情专报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均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和主要领导批示,国有企业、政府投资审计方面揭示的机制、体制层面问题的长效整改得到有力推进。
(二)难点问题联动督促整改。一是政府加强整改工作部署落实。认真落实《审计法》新增的政府督促整改职责,专题听取审计整改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及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审计整改难点问题, 将重大审计事项整改纳入政府督查。近六年来坚持由市政府领导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同级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情况。二是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监督。运用专题询问、质询等法定监督方式,督促 2016至2019年度预算执行审计遗留的15项未整改问题的整改落实。三是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每年组织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成员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未整改事项联合开展督促检查。四是加强与党委巡察协作合力促整改。2021年,南平市同时派出巡察组、审计组22个,按巡审同谋划、同进驻、同推进,同整改的“四同”模式,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用、效力叠加、巡深审透”的工作合力,促进147个问题的整改。
(三)创新审计整改约谈机制。之前对审计整改不力问题,按程序提请本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或主管部门约谈,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程序繁、受理难的问题。为提升审计机关在督促审计整改中的权威性,市委审计委员会研究出台了《整改闭环管理实施意见》,对整改不力问题,明确由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约谈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约谈后审计整改仍未有效落实推进的,视情将约谈情况报送市委审计委员会,或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计整改约谈机制的试行有力地推进了问题的整改。如在中央预算审计涉及南平问题整改督促中,约谈了相关县(区)政府领导,对供销社大量房屋产权不明晰久拖不解问题,约谈了整改责任单位领导,整改不力现象均得到及时纠正。(南平市审计局 陈良发、张兴贵、彭明远 供稿)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