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立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4-08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审计局作者:柏松俊 金开军点击:385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打牢产业发展的根基,广大农民才能稳定增收。湖北省襄阳市审计局自定点帮扶谷城县南河镇东坪村以来,始终抓住产业发展这一脱贫攻坚治本之策,立足发展有机、绿色产业,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实施,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立足本地资源,发展林业产业。东坪村位于谷城县西南部,南河镇西北部33公里处。发源于世界级森林自然保护区神农架林区的汉江支流——南河,从该村穿境而过。东坪村虽山地贫瘠、沟壑纵横、人烟稀少,但草木茂盛、河水清澈、空气清新、四季常青,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合东坪村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特点及资源特色,该局领导班子及驻村工作队经多次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决定从发展林业产业开始,既要改善自然环境又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2015年首期投资13万元,栽种银杏树苗10000株,杉树苗8000株,现已绿满山坡,长势旺盛。2017年投资20万元对荒芜的200亩老茶园进行改造,每年为村集体提供收入6万元左右,同时还为贫困村民增加了务工收入。今年春又投入10万元,新发展油茶基地100亩,预计三年后即可见收入。
二、投资光伏发电,推广清洁能源。为改善东坪村能源消耗污染重、浪费大、成本高的现状,局领导及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大力宣传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家用节能电器,减少控制秸秆、薪柴燃烧和生活用煤。并通过多方争取,于2018年建成100k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与此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协调资金34.47万元,帮助村内两个易迁安置点安装节能路灯65盏。光伏发电不仅每年为村集体提供收入8万元左右,还为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提供了帮助。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美化亮化净化了村庄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
三、盘活土地资产,开发绿色产品。由于村内劳力大量外流,造成许多土地闲置。为此,该局领导及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成员多次开会研究对策。经外出考察、学习借鉴,邀请专家指导论证、产业致富能人到村示范授技,2020年村集体种植的25亩葛根和5亩蘑芋,贫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和田间管护,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愿望。今年计划发展30亩天麻、虎杖等中药材种植产业,已完成栽种任务,通过科学管护和产品深加工,形成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探索开发有机种植业的同时,对绿色养殖业也进行了多年的艰辛探索与开拓。早在2016年,局领导及驻村工作队,在反复考察协商的基础上,帮助村里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抽出一名得力的村干部专门牵头负责。由局机关筹措资金20万元注入合作社,用于发展猪、牛、羊、鸡、蜂蜜等养殖业,从而带动二十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养猪大户周常喜现已成为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年收入超10万元的养殖业致富带头人。牛、羊、鸡、蜂蜜等养殖业也已初具规模。
在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上,襄阳市审计局局党组要人给人、要资金给资金、要技术给技术、要项目给项目,充分利用东坪村丰富的山水资源,发展集生态旅游、有机种植、绿色养殖、特色加工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把东坪村建成了产业兴、村民富、环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村庄。经过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和贫困村民六年多的持续奋斗,终于探索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