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而审,为民而计!江苏省南京审计“账单”来了!
发布时间:2021-01-07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作者:点击:393如何让长江水更清?如何保证政府“过紧日子”?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如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如何稳定和扩大就业?如何保障困难群体安居乐业?2020年12月30日,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交出2020年审计“亮眼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全市审计机关累计完成1074个审计项目,查出主要问题金额3725.86亿元,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88.18亿元,提出审计意见建议4294条,促进建立健全制度机制127项。五年来,累计获得3个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和3个全国表彰审计项目。市审计局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
2020年,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功能,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保驾护航。
聚焦“六稳六保”,助力提升发展信心。组织实施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重点关注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实、“惠企”政策执行、财政专项资金和捐赠款物分配管理使用等内容,并将推动审计整改贯穿审计全过程。在市本级预算执行、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等审计项目中,关注减税降费、加大基层财政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促进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生效、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情况开展审计,帮助企业纾困、激发市场活力。
聚焦“三大攻坚战”,助力提升小康成色。在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和江北新区及11区财政运行情况审计中,关注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等情况,对99家一级预算单位实施审计全覆盖,促进出台相关制度,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在长江经济带(南京段)水污染防治情况审计调查中,利用“生态眼”、3S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物联网感知等先进技术,实现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可视、可查”,推动整改问题7项,制定出台制度性文件14份。赴青海西宁、新疆伊宁开展扶贫协作和援疆资金审计,助推对口帮扶地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聚焦民生建设,助力提升幸福指数。围绕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首次对全市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涉及全市200余个建设项目。同时,还重点开展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审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审计等。强化“阳光惠民”监管系统审计运用,对66项超过110亿元惠民资金实现了一站式查询、大数据比对分析、在线监督预警等功能集成。
“治已病”,也要“防未病”。市审计局坚持从审计发现问题入手,剖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针对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查出的问题,相关单位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先后出台12项制度性文件,累计收回各项资金1.71亿元,目前审计查出的30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06个。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