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审计速递 >> 审计资讯

推动生态建设 扎牢绿色根基——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助力绘就“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0-12-28来源: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作者:吴克让 范恺点击:447

图片1.png

进入冬季,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湿地公园近千亩的池杉林到了最佳的观赏期。“一城青山半城湖,一年四季有好景!”张先生驻足湖畔,放眼湖中浓淡相宜、亦诗亦画的杉林,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近年来,该市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徐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持续发力,全面开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审计,发挥审计监督在自然资源资产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绘就“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新画卷。

立足创新审计思路,打造“1+N”资环审计新模式。围绕资环审计特点,创新监督方式,该局首创了“1+N”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审计模式。“1”就是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任期审计为核心,全市各级审计机关每年每家至少开展一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同时对县(市、区)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以及自然资源资产重点部门领导干部进行审计时,都要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统筹融合,加强配合,共享成果,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有关责任,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到位。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每年选择“N”个专题,在全省范围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审计,并实施了污水处理、土地收储、绿地养护、垃圾处理等资源环境专项审计,助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和公园城市建设,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2019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共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审计60余项,促进增收节支25.39亿元,市领导9次做出批示,2次给予高度肯定,指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审计工作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认真总结,在机关进行宣传学习”,该局在全市“打造区域样板,机关争当标兵”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率先做了典型发言,项目入选2020年徐州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和徐州市社科基金研究项目。

立足发挥建设性作用,助力打造生态环境治理典范区。去年以来,该局在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审计中发现和纠正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等各类问题187项,提出审计建议82条,及时撰写专题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得到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某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偏低等问题,助力相关部门进行设备自动化改造,大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有效提升运行负荷率20%,显著促进了污水处理项目提质增效。就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部分高污染、高能耗小水泥企业拆除不彻底等问题,提出推动企业转型、调整能源结构等建议,相关县(市、区)政府限期将设备进行拆除,加快污染企业转型,显著提升了大气污染防治质量。2020年1月1日-12月12日,徐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3天,同比升高48天;优良率72.9%,同比升高13.7%;PM2.5浓度47.9ug/m3 ,同比降低13.9 ug/m3。就该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巨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审计提出了加大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加快生活垃圾管理立法等针对性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加快了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约800吨/天,促进市人大加快完成了《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市城管局将生活垃圾分类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区政府(管委会)及各街道办事处城市长效管理的考核,加快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立足构建长效机制,率先实现资环审计规范化。该局推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关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徐州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领导干部离任,要算一算绿色“生态账”,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徐州实际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会同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等5部门,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首创4大类5个等级71项评价指标,建立了科学评价性强、覆盖范围广、可操作程度高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用于科学、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制定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法规向导》,列明土地、矿产、水资源、退耕还林(草)、节能减排等方面各类问题的常见表现形式、审计定性原则及处理处罚的法规依据,指导和规范审计工作。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专家储备库、第三方服务库,拓展和壮大审计专业力量,与相关主管部门积极联动,全程督促并核查整改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