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审计:“四关注”力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3-05-22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作者:曹靖点击:366近期,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在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审计调查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创新审计思路,着重关注矿山修复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绩效、生态效益等内容,力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见实效。
一是关注政策执行情况,督促治理修复制度落实到位。围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长江干支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重点审查矿山地质状况清查、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矿山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矿区土地复垦等治理任务,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原则高质量完成修复任务。
二是关注资金使用情况,促进资金合规管理。重点关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是否按照预算安排使用,资金管理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分配依据是否科学、合理,资金监管是否到位等情况。揭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和长江干支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财务管理不严格、不规范,资金拨付不合规等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促进资金合规管理使用。
三是关注工程项目绩效,确保实现预期治理目标。围绕治理区内新增的(林、耕、建)用地面积是否达到治理区域面积的80%,新增(耕、建)用地面积是否达到45%,是否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等治理目标和任务,聚焦项目的建设规模、质量达标、建后管护、恢复用地等内容,逐项分解预期目标,层层审核治理任务,确保治理项目充分有效发挥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四是关注生态环境效益,推动建设美丽武汉。坚持生态优先、保障长江沿岸生态安全的原则,以消除地质灾害、减少裸露地面、增加绿化面积为重点,聚焦耕地保护、土地复垦、矿山复绿、废弃地利用等治理,揭示了治理后未移交、管理责任不明,修复林地被占用、毁坏苗木等问题,突出生态功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废弃矿山系统性修复、整体性保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武汉做出审计贡献。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