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敲锣的人

发布时间:2025-10-23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作者:施勇点击:8

路两旁的香樟树枝叶茂密,将夏日浓烈的阳光挡去了大半,只留下斑驳的光影在眼前晃动。我们的车子在旧小区中七弯八拐地寻找,在经过一个小型门球场时,小楚说:“到了,老郑家就在前面那栋楼里。”

全市污水整治工程专项审计调查正在进行中,老郑是项目主审,前几天去工程现场核查排污管道质量,在跨越渠道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据说当时便无法走路,回到家,脚踝已肿成了馒头。医生给他打了石膏,要求半个月不能下地。今天,我和几个同事相约去看望他。

想不到老郑的家在五楼,几十级的楼梯走得我气喘不已。老郑的爱人开门,将我们引进客厅。他家的装修与房子一样老旧,客厅墙上挂一台旧电视,棕色的布沙发磨损泛白。老郑坐在靠窗的电脑桌旁招呼我们,打着石膏的脚搁在旁边的塑料板凳上,电脑正打开着,屏幕上是一份这个项目的审计取证单。

“医生说要静养的,他偏不听,整天在电脑上捣鼓这些。”老郑的爱人找来茶叶,边给我们倒开水,边埋怨老郑。

老郑向我们解释:“脚不能走路,整理整理资料还是可以的。”又说脚不痛了,感觉好了很多。“崴个脚而已,别大惊小怪。”

我接过水杯,看到门口的玄关处,鞋柜上面挂着一面金黄色的圆盘。一句话便脱口而出:“想不到,你还信这个?”老郑听得云遮雾罩:“什么?”我指了指圆盘,说:“这是为了镇住啥的?”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曾听老辈里说过,人家宅前屋后布置风水乃是天机,不可泄露。我赶紧低头喝茶,将尴尬掩饰过去。

“这个呀。”老郑哈哈一笑,“这可不是什么风水机关。”他让爱人将那个圆盘取给他,又神秘地说:“它是一件宝贝。”说着他将圆盘递过来,问我:“知道这物件叫啥吗?”

我仔细端详它。菜盘子大小,手感是黄铜质地,一根红绳穿过顶端的两个小孔,将它拎起来。

“这是一面铜锣。”小楚说。

“对。”老郑接过话,“我跟你们讲讲这面铜锣的故事,它曾救过两条命呢。”

说到这儿,老郑的神色凝重起来,像回忆往事一般缓缓说道:“它早年是我祖父的心爱之物。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启海地区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伍,叫东南游击营。他们保秋收、反清乡、炸碉堡,为保卫人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立下赫赫战功。当时,我的祖父是游击营的一名侦察兵。为了掩护身份,他为自己置备了一套卖货郎的行头。平日里,他挑着担子,扁担头上挂着一面铜锣,时不时地敲一下,吆喝几声招揽顾客。这身装扮使他躲过了日本兵的多次盘查,也帮助他获取了很多情报。有一天他接受任务,侦察汇龙镇镇西岗哨内日本兵的兵力部署和人员流动情况。在撤退的路上遭遇一队伪军,其中一个伪军认出他是游击队的,几个人便围上来抓他。他眼疾手快,扔下扁担转身钻进芦苇丛。伪军们不敢追进去,只往芦苇丛里放枪。巧的是,那天他为了侦察时行动方便,将铜锣背在了身上。子弹“嗖嗖”地射过来,有一颗就正中后背的铜锣,这面铜锣替他挡了那颗子弹,救了他一条命。”老郑指着铜锣下部接近外围的一个凹陷处,说,“你们看,就是这个弹孔,好在没有打穿。”

听到这儿,我不禁肃然起敬,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老古董”身上竟发生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它救了一名游击队员的生命。这不是一面简单的铜锣,简直是一枚军功章!

老郑抚摸着铜锣,说:“祖父将这面铜锣视如珍宝,后来传给我父亲,父亲将它挂在乡下老家的堂屋中。你们知道吗?后来,它又救过一个人的命。”

阳台外,大樟树枝叶微微摇动,一股清凉的风穿过半开的木质窗棂吹进客厅。蝉鸣声也停了下来,仿佛那些树上的蝉也竖起了耳朵,要听听这面铜锣的故事。

“我年轻时,在一个偏远乡镇的财政所当出纳。业务相对简单,收收付付嘛。不过面对的人群却复杂。比如给乡干部发工资、给村会计付农业税手续费、给老党员发补贴、给五保户发救助......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定期忙上几天。这一天清早,浓雾弥漫,天地间笼罩在迷蒙之中。我往办公室去,远远地见有人影在门口晃动。走近了看,屋檐下蹲着一个干瘦的老人,手里牵着一只小羊,估计是刚从集市上回来,买了只羊羔。他说来领救助金。我将他让进屋里,叫他拿出身份证和印章,给他办理发放手续。正在办着,那只小羊突然挣脱缰绳,窜了出去。老人赶紧追出去。我登记完身份证,在付款的表格上盖了印章,从保险箱内拿出三百元救助金,就等着他回来后给他。可老人没有回来。过了一天、两天......好多天都没有出现,好像他从未来过一般。只有他的身份证、印章和三百元钱实实在在地躺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两个月后,民政办的同志过来核对救助对象名单,我才知道那个老人已经去世了。当天下班时,我竟鬼使神差地将这三百元钱塞进自己的口袋。你看,我有完整的付款手续,表明这笔钱已在那天清晨付给了老人,谁会怀疑它在我手上呢?”

老郑喝了口茶,继续说:“这笔外财,着实让我激动了一阵,激动过后却是忐忑不安。每天下班后,我回到家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总是睡不踏实。这区区三百元钱竟令我失眠了。又一天清晨,我还在迷糊之中。堂屋里突然响起‘当’的一声,吓了我一跳。出去一看,铜锣从墙上掉下来了。父亲说,是钉子天长日久生锈的断了。他敲上新钉子又将铜锣挂起来。不知怎么的,铜锣又挂起来的那一刻,我这边倒放下了,想这三百元钱把我折磨得够呛,不要也罢。当天上午我就将钱还进了账里。”

“是那一记锣声惊醒了你?”我问。

“是的,如果没有这一记锣声,我或许会走上歧路,越走越远,我的政治生命也会早早结束。你说,它是不是又救了一条命?”老郑哈哈一笑,接着说:“你刚才问我要它镇住啥?我想是为了镇住我的心魔。看到它,我就警醒自己不该拿的绝不能拿。”

“你有没有敲过它,当的一下,好不好听?”小楚问。

老郑说:“我在心里经常敲它,当——当——”

老郑的话让我陷入沉思,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面铜锣,时常敲一敲,听一听。而我们审计人员的使命,或许就是为他人敲响那一记救命的铜锣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审计局 



上一篇:故乡四季趣事

下一篇:没有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