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春节的“新衣”(散文)
发布时间:2025-02-24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作者:杨汉祥点击:81每逢春节,人们总是期盼着换上新衣服,寓意着新年新气象。然而,回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番景象与我们今日之盛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那个物资匮乏、家庭经济普遍拮据的年代,人们在穿着上遵循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哲学。春节期间,新衣对很多人而言是奢侈,尤其对于孩童,新衣新裤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记得儿时,家中经济条件不好,身为家中老三的我,常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留下的旧衣服。直到小学三年级,我才鼓足勇气,向父母提出了春节穿新衣的愿望。虽然母亲笑着应允,但背后的艰辛与智慧,却是我后来才深刻体会到的。
那年春节前夕,母亲以一双巧手,将我的旧衣裤用剪刀进行拆解、清洗、重组,仿佛施展魔法,让它们焕然一新。虽然只是内外翻转的小把戏,但在那个物质不充裕的时代,这足以让我心生欢喜,甚至在外人眼中,也难以分辨其新旧。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流逝,衣物的褪色,我再次向母亲表达了想要真正新衣的愿望。
母亲没有食言,她以更加巧妙的手段,将我的旧衣裤通过修补、染色,再次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那一锅深蓝色的靛粉水,不仅染出了衣物的新颜色,更染上了母亲对生活的坚韧与乐观。那年春节,我穿着这身经过母亲精心“变新”的衣物,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自豪。
而今,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衣物,无论是材质、色彩还是设计,都远非昔日可比。春节期间,孩子们不仅身着新衣,更追求时尚与个性,与我们儿时的穿着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一变化,不仅是对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是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直接体现。
回望过去,我感慨于母亲的智慧与勤劳;展望未来,我更加坚信,在祖国的怀抱中,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如这新春的衣裳一般,日新月异,光彩夺目。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