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鉴赏 >> 美文欣赏

“四个不求”箴言有感

发布时间:2025-02-07来源: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作者:杨友点击:96

漫步人生路,富贵皆难料,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但有时因时间走得太快,让我们无暇驻足来总结反思、汲取经验。但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更容易找到人生的灯塔。此次和大家分享曾国藩的四句箴言:“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并就此谈谈个人学习的一些想法,提示自己做人做事都不要带有任何功利目的,争取让自己的灵魂在这个“内卷”的世界变得轻盈一点、通达一点。

“治生不求富”意为经营生计不应追求暴富。倘若“治生为求富”,沉溺于纸醉金迷、功名利禄,那么便会“乱花渐欲迷人眼”造成不好的后果,甚至会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锁。金钱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最后褪尽铅华,才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并非是这些身外之物。我认为,“治生”求的实际是一种体验奋斗的过程,通过奋斗去经历有趣之事,遇见难忘之人,成就人生之业。当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时,能够坦然说出“这辈子我没有白活”就已足够。

“读书不求官”指的是学习不是为了寻求功名官爵。古时候“学而优则仕”,做官的都是读诗书的人,但并不意味着古人们是为了“求官”才去读书。古人们读书,是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仕途信条,是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是为“读书本意在元元”的人生价值。这也启示我们,读书是为了给人民谋福利,为了给社会做贡献,所以我们要坚守读书初心,通过用心读书不断涵养自己的气象,做一个腹有诗书、心系人民的好同志。

“修德不求报”告诉我们修身养德并不是为了求取他人的回报。真正修德之人,定时时存着一颗善心,处处为他人着想,于无声处滋润万物。如果帮助他人,只是为了得到回报,让“修德”沾染了功利,即便做再多的善事,也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甚至会变成虚伪的表演,于人于己都不算好事。所以行德积善,不能贪图回报、计较得失,做到“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样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

“为文不求传”意为创作不应被追求作品传播的功利心态所左右。时间会验证真正的好作品。1927年毛泽东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定不是为了引人注目而写,也不是为了追求传世作品而写,而是真正带着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去写的,截至今天《报告》仍常读常新,不失其当代价值。所以在创作或做学问时,不要过多追求别人的赞美或者想吸引眼球,更应该踏实努力提升自己,保持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思想的探索,追求内在的美德和知识的真理,做出真正对人民、对社会、对民族有价值的作品。



上一篇:走进2025

下一篇:游新疆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审计速递 审计漫谈 八面来风 艺术鉴赏 趣谭生活
联系方式15956947313(微信同号)
版权所有 审计文化网
皖ICP备17027339号 |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69号